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5-22 19:52:20| 人氣1,00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菲漁權/外長擋子彈 國安會冷眼旁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聯合報╱本報記者王光慈 2013.05.28
 
廣大興廿八號事件從外交燒到內政,外長林永樂昨在立院表示願負完全責任,看來已生去意。主事者國安會至今仍隱身幕後,未發一言;執行命令的出來擋子彈,下決策的卻躲在後面冷眼旁觀。權責不分,這竟是馬政府的官場文化嗎?

廣大興船員洪石成九日在台菲爭議水域遭槍殺,政府第一時間做了處理;海軍護漁展現實力,逼菲上談判桌;七十二小時通牒雖異於外交實務,但對國內輿論民情也有交代。與過去「聯合號事件」及「台嫌遣陸」案相較,不能說馬政府沒進步。

但十四日的馬拉松談判,卻讓民怨轉向。素來溫和的林永樂,在記者會上身段過軟,也讓原本的子夜期限破功,確有不當之處。但以林永樂謹慎的作風,加上馬政府國安會的強勢,台菲溝通的任何一個環節,若無事前請示、並獲得授權,不可能有當天的記者會。但隔天林永樂卻成為民眾情緒宣洩對象,身在局中的閣揆竟也附和責難;整個國安高層心知肚明,卻放任外界與自己人肆意攻訐,套句民進黨立委的話,不太合理吧?

國安會為了廣大興案,至少開過五次跨部會議,馬總統也在會中決議四項要求和十一項制裁。所有決策過程,國安會秘書長袁健生最清楚,到立法院說明斡旋過程,並不為過,卻以不符慣例為由拒絕。當年國民黨痛批邱義仁做幕後影武者,現在竟又走上老路,讓人不知今夕是何夕。


林永樂:不排除下台負責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台北報導 2013.05.28 

調查團再赴菲 林永樂:這次有信心 / 李皇萱 陳明彥

立法院昨天針對廣大興廿八號事件舉行專案報告,立委質疑外交部長林永樂「誤判形勢、怠忽職責」,林永樂表示,自己是「個性溫和但不軟弱」,「等工作告一段落,我會負完全責任;包括下台,都不排除」。

林永樂表示,他所做的都是根據國安會議指示和授權。與菲律賓駐台代表白熙禮的五小時談判超過最後通牒期限,「我是照國安會議的指示辦理,最後的決定是我做的」。

被召回的我駐菲律賓代表王樂生昨公開露面。面對立委質疑是否誤判情勢,王樂生避談,但強調與白熙禮曾在菲律賓碰面交涉,他認為菲律賓提出的內容有令人不滿意處,也據此回報外交部。


用心施政才是最好的文宣
聯合報╱社論 2012.10.31 

因為一支「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宣導短片遭到YouTube下架及網友圍剿,行政院擬要求發言人辦公室全體員工成立臉書粉絲網頁,希望利用網路強大的傳播效果,扭轉低迷聲望。政府試圖改善政策宣導方式,用心良苦,但若弄錯方向,最後勢必徒勞無功。

政府施政關乎人民利益,高層首長言行更動見觀瞻,很容易成為各類媒體報導及評析焦點,一項讓人民有感的政策,一席感動人心的講話,媒體自會廣為報導宣傳,用不著政府再花大錢作宣導。然而,政府若要推廣一項新觀念,或要說明攸關人民利益的政策執行細節,或要避免敏感政策受到可能的扭曲或誤解,則透過適當的文宣,也可強化施政效果、補政策之不足,亦不待言。

但是,馬政府對文宣的認知顯非如此,很多高層首長似認為國內媒體環境不利於「只會做事、不會宣傳」的行政團隊,因而在回應外界對政府施政批評時,往往是以加強文宣為重點,施政品質好壞反成次要之事。這種錯誤心態更加拉大政府和人民間的距離,讓文宣變成反效果。

就以行政院傾全力宣導的「經濟動能推升方案」為例,其相關內容幾乎是彙整各機關已在進行的各項施政計畫,內容龐雜,既無新意,又無重點,招致各方批評並不意外。然則,行政院若要作政策宣導,首要之務是找出真正的「牛肉」,核算一下近期內要有多少預算配合,須修改多少法規,可達成何種預期效果,再配合製作文宣,才能讓人民有感。但是,日前推出的文宣卻毫不理會外界對該方案「無感」的批評,只想從畫面吸引注意,內容卻不知所云,如此輕忽民意豈能不引起反感,被網友痛批「史上最爛」文宣,可說咎由自取。離譜的是,還有政府高官以該文宣達到「引人注意」的效果自我安慰,更讓人民看扁官員的無知。

事實上,近月政府民意支持度一路下滑,關鍵在於施政不得民心,絕不是因為政策宣導不力。如油電雙漲基本上是反映國際能源價格上漲,民眾豈會完全不了解,但選舉時緩漲,選後卻不顧油電雙漲對物價及民生衝擊,又無力改革中油、台電的重重弊端,只想掏人民荷包解決問題,這如何能夠被接受?像這樣讓人民有強烈反感的政策,加強宣導恐只是徒增惡感而已。

又如政府去年為軍公教加薪三%,且承諾要提高勞工基本工資,但行政院卻否決勞委會提高勞工月薪二六七元的建議方案,致引發勞工不滿。日前行政院又刪除勞工保險條例修正案中,仿公保所增列有關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的條文,勞委會報告又指出民國一一六年勞保基金可能破產,因而導致廣大勞工的恐慌,更牽扯出政府厚待軍公教人員,卻歧視勞工,讓階級對立及世代矛盾的爭議愈滾愈大。政府施政缺乏前後一致原則,又未顧及勞工感受致無端釀成危機;面對危機又因應遲緩,讓捲入爭議的勞工、軍公教、農民皆成輸家。類此因政府本身失能而製造施政危機,豈是藉文宣塗脂抹粉可以改變人民的負面印象?

政府重視網際網路的強大傳播效果,有意透過臉書等社群網路加強政策宣導,固無可厚非,但社群網路本質上是私人間溝通平台,並透過人際關係串連結合成社群力量,將具有感染力的思想、情感、創意對外放送,因而成為弱勢者、反政府者宣洩不滿及形成集體意見的主要場域。社群網路上對馬政府近期施政的各種批判及嘲諷,早已形成強大網路民意;縱以馬總統臉書粉絲逾一百四十四萬人,亦無助扭轉低迷聲望。政府搞不懂社群網路的特質,又不深究網民對施政不滿的根源,卻想藉公務人員成立臉書軍團引導網路民意,無疑是捨本逐末,不足成事。

我們要提醒行政團隊,施政最忌自我感覺良好,將種種負面評價歸諸政策宣導不足,是弄錯方向,搞錯重點。虛心檢討施政缺失,體察民意脈動,用心施政,讓人民有感,才是扭轉低迷聲望的良方,也才是最有力的政策文宣。

台長: 台北光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