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1-04 07:01:04| 人氣2,33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吳伯雄諫馬英九:外界批評「用人圈太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馬英九用筆記為自己尋求歷史定位,內容滿有謙卑、慈愛、智慧、憐憫,這是當代人所不了解的(記者陳正興/攝影)
*聯合報╱記者錢震宇/台北報導 2012.11.04 

吳伯雄直諫:馬用人圈子太小 / 戴佳儀

大老當面諫馬。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昨天在國民黨十八全第四次中評會,質疑馬政府的決策時機及用人。

吳伯雄表示,馬英九總統應檢討推動政策的時機、方式及步驟;外界批評馬總統「用人圈太小」,雖然他不這麼認為,但確實有些支持黨的力量因此離去。

吳伯雄還表示,改革一定會得罪人,但希望改革同時,讓每個黨員受到重視,不要讓支持國民黨力量散掉。

國民黨昨天上午舉行四中評會,下午舉行四中全會,黨主席馬英九都全程出席。包括副總統吳敦義、國民黨秘書長曾永權、副主席蔣孝嚴、林豐正、中評會主席團主席邱創煥、徐立德等人皆與會。曾永權曾當面邀請榮譽主席連戰出席中評會,但連以「另有行程」為由未出席。
 
吳伯雄昨天一早現身,逐一與中評委握手寒暄,並與稍後到場的馬英九比鄰而坐,但兩人僅禮貌性握手,未有太多交談。

吳伯雄接在馬英九致詞後表示,「有些話想說,不超過十分鐘」,隨即從上衣口袋拿出準備好的講稿,還說希望馬總統可以「虛心傾聽、積極檢討」,並重視黨員。

吳伯雄說,在座中評委對黨的深厚感情,不在話下,「但黨面臨重要挑戰時刻,不能再保持緘默」。接著細數重新執政歷程表示,他在二○○八年馬蕭當選當晚說,沒有一黨獨大,只有人民最大,「一個黨可以變大,也可以變小,完全取決於民意」,如今回想此話值得警惕。
 
他說,黨是理念結合,有理想、有目標,選舉求勝是為了落實理念、目標;但平時若忘掉黨員跟黨員間道義跟感情,選舉時這政黨是沒有力量的。

吳伯雄說,相信馬總統的人格及執政團隊,他的理想、出發點、動機都是正當的,但必須檢討推動政策的時機、方式及步驟,然後發動全黨力量跟全民溝通說明。

他還說,外面說馬總統用人圈太小、同質性太高、排他性強,他不這樣認為,「但確實支持黨的力量離德離心而去,是與這種看法有關」。

不過,吳伯雄也說,有些事固然值得檢討,有些批評對馬英九不公平;馬總統做了很多事,值得大家替他爭取公道,如免美簽、改善兩岸關係,「難道這些真的無感嗎?」

吳伯雄表示,國民黨要求公正,大家心情都不好,不要把馬總統當成發洩對象;錯要改,對的要大聲講,對國民黨、對馬總統也是公道,否則外面在罵,黨內也跟著罵,「再聰明孩子也會被罵笨!」話一說完,掌聲超過馬英九致詞時。

馬用人小圈圈? 國民黨:指控拿出證據
*聯合報╱記者錢震宇/台北報導 2012.11.04 

外界屢屢批評馬英九總統「用人圈子太小」、「照著鏡子找人」, 國民黨昨晚由文傳會主委蕭旭岑發出新聞稿,強力反駁這是「這幾年來積非成是,既不公平、也不正確的說法」,也從未看到指控者提出任何證據。
 
蕭旭岑反問,馬總統上任後,不論是四年前第一次組閣,還是今年大選後組閣,都有部份無黨籍人士、甚至在野黨人士出任內閣職位,還一度引發黨內不同看法,認為不用自己人、討好泛綠,這是「用人圈子太小」嗎?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昨天出席四中評會時指出,外界說馬總統用人圈太小,雖然他不認為,但確實有支持黨的力量因此離德離心而去,是與這種看法有關。此話引發高度重視。

蕭旭岑轉述馬英九看法指出,這樣的說法完全不是事實,對總統本人與執政團隊都非常不公平,他希望指控者拿出證據來。

蕭旭岑表示,吳榮譽主席的建言,完全是出於善意,也說「不認為馬主席有此想法」,相信說明之後,能讓外界更了解事實。

他並舉例,過去馬總統擔任台北市長時,市府小內閣廣納各種人才,甚至邀請批判色彩強烈的在野作家、社運與工運人士進入體制,獲得媒體好評;擔任總統後,前後延攬台聯的賴幸媛出任陸委會主委、社運律師王清峰、王如玄擔任法務部長與勞委會主委、原親民黨的李鴻源、劉憶如分任內政部長、財政部長,原民進黨的楊秋興擔任政務委員等,這些都足以證明,馬用人並未自我設限。
 
蕭旭岑說,九月底人事改組,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國民黨秘書長曾永權、國安會秘書長袁健生、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各自在立院、外交、內政等體系歷練多年,政壇從未認為他們是所謂馬英九的「小圈圈」。

直言集/黨二度替馬滅火 恐火上加油
*聯合報╱本報記者錢震宇 2012.11.04 

馬英九這任黨主席最後一次中評會及中全會,黨內砲聲隆隆。從吳伯雄、陳庚金、趙守博、鄭永金,到徐弘庭,連系、吳系昨天相繼放砲,黨內質疑聲浪,肯定讓馬英九感受無比壓力。面對黨內砲火及裂痕,黨中央也覺得事態嚴重,昨晚兩度澄清反駁,看似滅火,卻可能火上加油。
 
吳伯雄引用外界對馬「用人小圈圈」印象,雖強調自己並不認同,但黨中央仍發出長篇新聞稿,詳細解釋馬總統用人「不分黨派」,既駁斥外界說法,也等於委婉向吳伯雄解釋;不過,對於連勝文「丐幫幫主」言論,黨中央透過黨政人士的不具名表態,既強調國民黨「永遠與民眾站在一起」,卻也暗批連勝文不要「坐享其成」,「選舉應該是為了服務人民,不是為了榮華富貴」。
 
國民黨雖做出解釋及回應,但顯然還未確實反省,也搞不清楚問題的重點所在。

因為,儘管吳伯雄說得婉轉,但外界對馬的用人確實很有意見;而連勝文提到經濟問題,也是人民最在意的部分,執政黨不先反躬自省,卻急著澄清,甚至倒打自家中央委員,這種做法,不但外界難以苟同,恐怕「火還會往厝內燒」。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黨內眾聲喧譁,幾乎全是針對黨政一把抓的馬英九,其用人及決策,尤為兩大問題核心。但從馬英九昨天沒有親自回應敏感議題,卻選擇以新聞稿及私下放話,就可窺見他的心態。
 
「士有諍友,則身不離於令名。」對馬英九來說,黨內中評委、中央委員、黨代表都是諍友,意見容或有討論空間,卻都是為了讓黨更好;如果馬英九為首的國民黨中央不把握機會好好思考及檢討吳伯雄等人重話背後的意義,想要重建黨內信心、走好執政道路,恐怕困難重重。

「外面聽來的」…中評委指有地下總統
*聯合報╱記者錢震宇/台北報導 2012.11.04 
 
國民黨昨天舉行四中評會,砲聲不斷,從馬英九總統用人、執政風格,到黨政宣傳不力、不應復徵證所稅、勞保基金虧損,並要求重懲用臉書批評政策的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等,都有中評委提出批評。馬總統全程聆聽並勤抄筆記,但未即時回應。

中評委趙守博對近來勞保及軍公教問題感到憂心。他說,這議題不只涉及勞工、軍公教,也涉及下一世代,呼籲馬總統立即召集跨黨派的國是會議,針對社會保險全面檢討。
 
中評委朱浤源表示,基於保障言論自由,應為前新聞局官員郭冠英平反。他認為馬總統對郭冠英事件太過嚴厲,顯然與處理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事件無法相比。
 
來自台南的中評委楊來勇抱怨每次到台北來,都見不到黨高層。他直言馬總統能力不錯,但背後被「地下總統把持」,很遺憾。此話一出,引發全場竊語,他趕緊補上「這是外面聽來的」。
 
外傳要在中評會批評馬英九用人行事風格的中評會主席團主席陳庚金並未出席,改以書面提案。陳庚金說,他因二○一二年大選未支持黨提名的立委候選人江啟臣而受黨紀處分,但部分鹿港黨內人士支持脫黨參選的林益邦,卻未受處分,並不公平。曾永權表示,彰化鹿港違紀處理程序稍有延遲,彰化縣黨部已將相關文件補送中央,中央考紀會已作處分;至於陳庚金支持違紀參選者,涉及黨的基本原則與紀律問題,依據黨章,必須處分。

直言集/「馬秘書」與筆記本
*記者鄒景雯/特稿

當馬英九又拿起筆記本時,在場者若有自知之明,應該立即採取兩個應變選項,一是請他把筆收起來,給大家一個實問實答;不然,就請他把上回的筆記本拿出來,看看到底在哪裡?如果這兩者不擇一行動,那麼這個人是馬秘書,不是馬主席,更不是馬總統,跟個有耳沒腦的秘書還有什麼好建言的?

看看國民黨四中評會與四中全會,全程有氣無力,生氣的氣,這哪是個黨?套句連勝文的話,如果經濟搞不好,不過是個丐幫幫主。同理可證,現在的國民黨充其量只是馬丐幫,眾丐與幫主開會,竟遭到筆記本伺候;看來此人連打狗棒也無心拿起,這豈是吳伯雄倒果為因所謂「被罵笨的」?

丐幫幫主為什麼無心?因為他有錢有權,根本懶得理你們,這點他是很「狡獪」的。國家的經濟搞垮了,黨產私房可在,所以有錢;黨在右手,政在左手,俱聽一人使喚,所以有權。在此情況下,梁肅戎的名言,「應付一下就好」,真是太好用了。

不少街頭巷議納悶:馬幫主第一任一半的人罵,何以第二任全部的人都罵?答案其實不複雜,第一個四年,一半以上的人對陳水扁不滿,希望馬包裝精美的辦法能夠有用;但第二個四年才開始,馬不想、不必再裝,改以真面目示人,強推殘民政策,讓這一半人以理智重新審視,發現馬的辦法是飲鴆止渴,死得更慘,民調甚至做出馬不如扁的數據,這時,再不罵馬,幾希?

有輿論認為,選出「邪惡的笨總統」,致社會陷入絕望,然而,或許可以換個心念,現在這種僵局,是一年不得罷免的荒謬憲政制度造成的,全民被迫必須「等待果陀」。明年的二月一日與五月二十日開始,或許有更多共同的想像可以讓大家戮力去經營與創造。人笨是先天的,但若邪惡,則罪無可逭,屆時在野聯盟若仍無能弔民伐罪,沸點將屆的公民社會自有力量會取而代之。

吳伯雄諫馬/尋無魏徵 考慮天下眾才吧
*聯合報╱孫亦文/文字工作者(台北市)2012.11.04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昨天批評馬英九總統用人的圈子較小,同質性較高,排他性很強,致很多支持黨的力量離德離心而去。面對吳的善意提醒,馬英九總統若要追求歷史定位,須先打破用人格局。
 
其實這種評論,從馬英九總統第一任時就有了,持續到現在,情況似乎沒有改善。若要避免同質性,就須擴大用人圈子,包容反對陣營或異議人士,所謂海納百川方能成其大。
 
歷史上最會用人的帝王,非唐太宗李世民莫屬,他和名臣魏徵的君臣互動,傳為千古佳話。
 
事實上,魏徵原是太子李建成的策士,而非秦王李世民陣營的一份子。魏徵早就看出李世民有稱帝的野心,嚴重威脅太子的地位,因此曾獻策李建成剷除李世民的勢力,以防不測。但還沒來得及動手,李世民先發動「玄武門之變」,狙殺哥哥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逼高祖李淵立其為太子。
 
後來李世民即皇帝位,不但沒有誅殺魏徵報復,還盡釋前嫌,延攬他為諫議大夫,「魏徵犯顏直諫太宗二百餘次」。協助唐太宗創造了歷史上文治武功盛極一時的「貞觀之治」。
 
馬總統縱使找不到現代魏徵,但至少可以從地方、從基層、從異議團體、從在野黨延攬人才,廣納天下才俊,期使執政團隊可自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定決策,達到政績有感的目標。

台長: 台北光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