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7-11 08:37:56| 人氣1,2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Case Study》SOGO痛陳 中國房東惡意漲租斷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SOGO百貨昨天舉行記者會,董事長黃晴雯出面陳述投資中國所遭遇之困頓
*聯合報╱記者羅介妤、陶福媛、姜兆宇/台北報導 2012.07.11 

太平洋SOGO百貨董事長黃晴雯昨天在記者會中說,旗下轉投資太平洋百貨中國大連、成都春熙分店,都被房東無理強漲租金,大連店還被惡意斷電阻擾經營;台商在中國空有合約,卻不能保障權益,希望兩岸能建立「緊急救濟制度」,在第一時間保障台商權益。

黃晴雯說,SOGO一定會據理力爭,絕不因此退出中國市場,但政府不可視此為「個案」,應當縝密研究並布署保障台商投資權益。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處長邱一徹表示,現階段只能委請海基會發函中國海協會幫忙;未來兩岸投保協定簽署後,我國的「台商服務中心」將與中國官方直接交涉,儘速解決台商問題。
 
與中國房東交涉多年的SOGO行政總經理杜金森昨天說,「真的很不公平,多年來對房東委曲求全,割地賠款再賠款,已經是欲哭無淚。」


*不明身份的黑衣人進入SOGO大連分店「關切」(SOGO百貨提供 )

黃晴雯說,太百大連店多年來遭到房東大連百年商城公司踐踏合約,惡意調漲租金,目前更是周一到周五天天停電,一個月內損失逾千萬元營業額;成都春熙店也有類似情況,遭房東強漲五倍租金逼退。

SOGO律師楊政憲說,大連店遭房東惡意騷擾經營,雙方合約明定租期廿年,但二○○七年房東為收回賣場,派人在門口阻止顧客進入,還把大門上鎖,更不時斷電、散布不實謠言,讓廠商自行撤櫃。
 
楊政憲說,起初SOGO忍氣吞聲,不但將部分商場還給房東,更同意提高租金、一次預付三年租金3500萬人民幣;但現在房東惡劣行徑愈來愈嚴重。

 

百貨業坑殺案例/錢準備好 政治介入是必要
聯合報╱記者陶福媛/台北報導 2012.07.11 

零售業台商在中國遭坑殺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例子是北京華聯集團巧取豪奪新光三越百貨經營權,二○○七年少東吳昕達還遭限制行動。若不是當年吳家逼不得已,將消息放給媒體,透過輿論催促兩岸官方高層出面,吳昕達恐難全身而退。
 
這起糾紛歷經五年的「協商」,直到去年九月才達成協議。新光三越將原有三成股權賣給華聯集團、並撤回台籍高管,僅保留兩成的股權。

吳昕達一手策劃主導的北京新天地,去年的業績傲視全中國,單店業績就高達人民幣六十六億元(約三百三十億元台幣),相較於新光三越在台全年業績七百七十億,幾乎佔了一半。

為了避免重演糾紛,新光三越預計2014年在成都溫江、蘇州開幕的分店都是獨資經營,以免橫生枝節。


遠百:請政府縝密研究兩岸投保協議內容

*SOGO百貨在中國投資遇到挫折,董事長黃晴雯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不可將此事定位為「個案」,要縝密布署研究協議內容
*經濟日報╱記者柯玥寧/台北報導 2012.07.11 

遠百旗下太平洋SOGO百貨董事長黃晴雯昨(10)日指出,太平洋百貨在中國大連店遭遇房東無理調漲租金,及斷電阻擾經營,損失高達千萬元,期望政府盡快簽署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保障台商在中投資權益。

遠百是繼新光三越和北京華聯集團合約糾紛後,又一個重要台資零售業在中國經營百貨業遇上糾紛。太平洋SOGO百貨董事長黃晴雯昨日呼籲政府重視此一問題。
 
遠東百貨在中國全境共有11家店,目前太百大連店、太百成都春熙店,都遭遇租約未到期,房東即強硬調高租金。尤其太百大連店,大連市政府強調這是商業糾紛,不介入干預。
 
太平洋SOGO百貨行政總經理杜金森表示,太百大連店在2002年開幕時,營業面積約6千餘坪;但租約尚未到期,房東(百年城集團)即要求收回1樓,不僅營業面積折半降為3千餘坪,百貨最重要的門面也不見。
 
2007年,房東百年城集團又表示,租金抽成要由6%多升至7%多,並且希望一次付足3年租金,共人民幣3,500萬元,太百為求營運順利,配合房東。

去年,該集團再出招,要求年租金由人民幣1,500萬元,調高至3,900萬元,並且付足9年租金,即3.5億元,此舉引發太百不滿、不願配合。

沒想到,從6月19日至今,太百大連店遭遇停電、黑衣人現身恐嚇等事,粗估損失約新台幣千萬元。據了解,太百大連店年營業額約人民幣2.5億元;但因遭遇阻擾經營,估算今年營業額降至人民幣2億元。

 

中國國台辦態度:只要把問題搬到檯面上 都不利問題的解決

國台辦官員指出,太平洋SOGO糾紛案,可循商業或法律途徑處理。不過把問題搬到檯面上,不利問題的解決。
 
海基會發言人馬紹章說,有關在中國發生的商務糾紛,SOGO百貨先前就向海基會陳情,海基會也數度請海協會協處。被問到一旦兩岸順利簽署投資保障協議,是否有助解決太百大連店的糾紛?他指出,這個案子屬投資人間商務糾紛,要解決問題還是要回到當初雙方簽署的合約。
 
大連市和成都市台協會會長也都表示,太平洋百貨與房東之間的糾紛,市台辦和國台辦都知悉,也都介入協調過,但因為兩造均為民間,屬於兩岸民眾之間的經濟糾紛,政府難以介入。
 
馬紹章指出,海基會正思考是否有必要委請專家,提出在中國簽訂合約條款時應注意的事項,協助台商透過合約來保護自己。 否則台商在中國的投資,哪一件不是商務、經濟性質?

 

美越外長會談 強調建立南海秩序
*中央社 2012/7/10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今天表示,會在即將舉行的東南亞國家協會外長會議中,與各國外長和代表,就南中國海區域安全、北韓和緬甸的未來,廣泛交換意見。

希拉蕊強調,雖然面對許多困難和挑戰,但美國仍會依國際法以及和平方式,和中國建立南海區域的國際秩序。她高度感謝和肯定越南在南海爭議問題採取外交方式處理,為和平做出努力。

希拉蕊(Hillary Rodham Clinton)今天中午率團抵達越南,進行兩天的訪問。希拉蕊抵達河內後,隨即與外長范平明 (Pham Binh Minh)舉行會談,並在會後共同舉行記者會。

希拉蕊說,每年有很多越南學生到美國就學,這些人陸續返越經商工作,貢獻所學,美國希望藉此加深與越南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合作。

隨同希拉蕊訪越的代表團還有20個企業代表,范平明表示,希望這次訪問後,能為雙方創造更多經貿合作機會,這將成為發展未來雙方關係的重點和動力。希拉蕊則表示,希望這些美商在越南有更多的投資機會。

會談中,雙方討論在人道、解決戰爭後果等方面繼續推動合作。越南希望美國政府加強幫助越南掃雷、克服橙劑(落葉劑)所造成的毒害以及幫助受害者;美方則期盼越方能持續協助尋找越戰失蹤美軍。

范平明表示,越美關係仍有巨大發展潛能,特別是在經濟、貿易、科技、教育等領域。他強調,越美雙方是以積極、坦白和建設性的態度,就雙方有分歧的問題繼續交換意見。

范平明說,雙方一直為了世界和區域和平合作,為共同長久利益努力不懈。會談中,觸及南海問題,雙方認為必須以國際法,特別是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解決爭執,遵守東協與中國大陸所簽署的「南海共同行為準則宣言」(DOC),透過和平方式進行協商。

范平明強調,越美經貿投資合作一直是重點,雙向貿易已經有了突破發展,自1995年的幾千萬美元,到2011年達到220億美元以上,約增長46倍。可以肯定,經貿投資是兩國重要合作項目之一。美國投資越南的金額日益增加,各大型企業也進入越南。

范平明說,雙方經貿、投資合作潛能仍然龐大,希望越南、美國以及其他成員國共同透過「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合作時,雙方經貿持續快速發展,美國將超越日本和台灣,成為越南第1大投資國。

 

美媒:台灣太精彩 棄台論無法成立
*聯合報╱編譯組/報導 2012.07.11 

針對美國內部部分人士抱持的「棄台論」主張,美國政論雜誌「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資深編輯諾林格(Jay Nordlinger)日前訪問台灣之後發表專文指出,台灣是個非常有活力的地方,非常繁華、非常熱鬧,甚至可說是太精彩了。棄台論的理由太不充份,無法成立。
 
諾林格以「對台灣的疑惑」(Questions on Taiwan)為題,在本期「國家評論」報導他對台灣的看法。

美國有部份學者與分析人曾提出「棄台論」,認為美國與中國的關係更為重要,不應該因為一個小國而破壞了美國與未來超級大國的關係。諾林格認為,有人認為台灣是個小而脆弱的民主國家,不能指望其他國家撐腰,隨時可能被中國所併吞,但他認為這些都是消極想法。他說,台灣是全世界最值得欽佩的國家之一,也是一個典範。台灣早已揮別獨裁,成為自由民主國家,具備自由的經濟體制,而且高度繁榮。

他並指出,他所認識的一位中國異議人士曾表示,台灣是他「最鍾愛的地方」。如果台灣能有表達意見的自由,集會結社的自由,宗教信仰的自由,獨立的司法體系,依法行政,多黨參與選舉,政黨輪替,並重視人權,中國為何就不能有?
 
文章中報導:「我在台灣所碰到的大部份人,都認為台灣是一個『國家』。有些人還會對我連這個問題都要問感到吃驚。有些人會告訴你,『這個國家叫中華民國』,其他人則喜歡台灣─他們並期許能成為台灣共和國,永遠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
 
他強調,「我一直稱呼台灣為一個『國家』,但對一些當權者而言這是一個具有衝突性的字眼,尤其是對中國當權的共產黨而言。他們將台灣定位成一個屬於中國的島嶼,一個叛離的省份,早晚會採取某種方式將台灣徹底征服。」
 
諾林格對台灣記者因為中國的阻擾,無法獲得聯合國記者證感到驚訝。台灣政治學者林中斌在接受諾林格訪問時表示,中共正在扼殺台灣的國際空間。

當他問台灣人希望美國能為他們做什麼時,諾林格發現,他們的回答幾乎都是「幫助我們加入國際組織;減少在世界的孤立;讓我們能像個正常國家發展和參與。」

報導中也引述國立政治大學教授嚴震生的話指出,台灣一直在為中國樹立民主榜樣;許多見多識廣的中國人士認為,台灣需要「在中國境外多停留一段時間」,徹底協助中國推動民主改革。如果台灣像香港一樣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將使中國共產黨完全失去政治改革的動力。
 
他引述台灣官員的話指出,兩岸的最終未來走向,是未來的事,將交由子孫處理。在此之前,將竭盡所能,維持海峽兩岸和諧,並持續改善兩岸間的狀況,直到雙方能夠和平相處。

 

星學者:中國新領導人 習近平、李克強有3大挑戰
*中央社 2012/7/10

中國即將在今年年底前舉行中共十八大,新加坡學者表示,北京新一代領導人將面臨如何管理黨員、如何縮減貧富差距和回應民眾參政訴求等挑戰。

「通商中國」主辦的「慧眼中國環球論壇2012年會」,邀請中國和新加坡產官學界人士,探討中國當前的各種現象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黃靖在主題辯論「解讀十八大領導下的中國」中表示,中國最大的挑戰來自內部,而不是外部。即將接班的新一代領導人將面臨3大挑戰,首先是如何管理超過8200萬名中共黨員,第二是縮減貧富差距,第三是如何回應民眾日漸增強的參政訴求。

黃靖說,中國發展極不均衡,中央和地方利益互相衝突,導致管好黨員越來越困難,而過去幾年採取的投資型經濟政策,也導致貧富差距日益擴大。

此外,由於工業化和都市化,中國民眾經濟能力越來越好,對土地的依賴降低,可以自由遷移,當一個人經濟獨立又能自由移動時,他將更關注自由、公平、法治等理念。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薄智躍表示,中國共產黨必須從革命黨轉型成為一個執政黨,這中間必須要加強法治觀念與公民社會的開放管理。

黃靖相信中國的領導人都認知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性,他認為中國短時間內不會爆發革命,希望能透過政治改革逐漸轉型。

台長: 台北光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