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2-10 21:58:51| 人氣1,3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陸」善意不可恃 一廂情願恐落空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台北光點心目中的「一中」永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 聯合報╱華盛頓特派員劉永祥

菲律賓把台籍詐騙嫌犯遣送「大陸」,傷害台灣主權,國軍驚爆少將共諜案,重創台灣安全。這兩個案子都是北京幕後指使,除了展開損害控制外,馬政府現在最需要做的事,恐怕還是提出「正視現實」的兩岸政策。 馬總統上任來強調兩岸和解,宣示「不統、不獨、不武」,為維持兩岸互動的良好氣氛,刻意淡化兩岸在外交及軍事方面的努力。但這兩案都清楚說明,過度依恃對岸善意的兩岸政策,最後可能落入一廂情願的窘境。

追求兩岸和平絕對符合台灣民眾利益,但建構長久的和平需要智慧及謀略,更需要在雙方都面對現實的基礎上進行。馬總統推動正名,要求公務員只能稱對岸「中國大陸」或「大陸」,反而凸顯馬政府兩岸政策的弱點。

有關兩岸關係的最終走向,馬總統一再強調「不統、不獨」,但如今卻又以回歸憲法為由要求正名,形同宣示中華民國政府對「大陸」廣大土地的主權及法統,彷彿又回到那個「國家終須統一」的年代。

類似矛盾在馬政府的兩岸作為中不時出現。這次菲律賓應中國要求將台籍嫌犯送往「大陸」,台灣對菲國擺出強硬姿態,卻不敢大聲對北京主張中華民國政府的主權及管轄權,讓人看到「重懲共犯、輕放主嫌」的怪現象。

為創造有利兩岸互動的環境,馬總統多次在關鍵時點選擇忍讓,例如事前表明中國國台辦主任陳雲林可稱自己「馬先生」、定調台灣不爭取成為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會員國。表面上,這些動作促成陳雲林來台,讓台灣成為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但也引發讓台灣深陷「大陸」設定框架的疑慮。

馬總統抬出「一中各表」推動正名才兩天,菲律賓總統府就宣稱把台籍嫌犯遣送「大陸」,是對「一個中國」政策的尊重,還要求台灣找北京解決嫌犯歸屬問題,重重賞了馬政府一記耳光。當馬英九還陶醉於「一中就是中華民國」的自我表述,北京早在國際間步步進逼,進一步強化讓台灣去主權化的一中框架。

在動人口號之外,馬政府需要提出一個完整的兩岸政策論述,才能爭取更多支持。既然推動正名,不承認對岸是國家,就有必要說明如何定位北京政權;既然強調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就該用實際行動要求「大陸」正視這個事實,而不是苦等明知不存在的政治善意。


直言集/台菲緊張 大馬免簽 我國外交冏斃了
*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 2011-02-11

我國為了台籍嫌犯遣「陸」事件,台菲緊張關係持續升高,台灣外交部與菲律賓外交部隔海互祭「一中」、司法權瞪眼。昨天上午菲國總統府發言人才說絕不道歉,下午菲國總統就說要派特使來台,看似前倨後恭,外交部必須小心因應。

無獨有偶,我國與馬來西亞最近也陷入詭譎的外交迷霧中。馬國對免簽問題的說法反反覆覆。外交部代馬國回答「還是朝向給台灣免簽的原則進行」,落地簽是「前菜」,讓人一頭霧水。

這兩件涉外事件的因應作為,暴露出馬政府的外交系統螺絲鬆脫,有失靈的危險。

菲國對台灣祭出三項反制措施,依舊態度無所謂,還指出台灣應自己根據「一中原則」與大陸談判;但外交部三項聲明就像狗吠火車,還阿Q地對國民表示菲國已表達善意和歉意。

馬國免簽案更是離譜。外交是低調的藝術,見光死是大忌諱,若雙方未達共識,外交部怎能在記者會上說宣示本季可成?現在為了自圓其說,又堆砌出更多說辭,不能面對現實,把看似低調的鄉愿當成智慧,非常不可取。

兩個案子還有個共通點,就是菲馬高層都不希望影響與「大陸」的互動,顯示台灣的國際環境仍然險峻。馬政府雖然認為兩岸關係回溫,國際現實卻沒有改變,外交休兵的政策若連共存都不可得,再不調整,早晚被中國「養、套、殺!」

台長: 台北光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