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9-04 07:47:36| 人氣2,3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問題》人民日報:抗戰勝利因中共領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中央社╱台北3日電 2010.09.03

今天是中國官方所定的抗日戰爭勝利65週年紀念日,中國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說,中國戰勝日本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共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意志,領導和推動抗戰。

這篇名為「銘記歷史開創未來」的社論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是救亡圖存、實現民族解放的核心力量。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和1937年「七七事變」,把中華民族推到了亡國滅種的邊緣。

社論說,在民族存亡的生死關頭,中國共產黨吹響了抗擊外敵的第一聲號角。

社論又說,「中國共產黨以自己的堅定意志和模範行動,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人民之所以創造了弱國戰勝強國的偉大奇蹟,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意志,領導和推動了偉大的抗日戰爭,以自己最富於犧牲精神的愛國主義、不怕流血犧牲的模範行動,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奪取抗戰勝利的民族先鋒。」

這篇社論內容不符一般對八年對日抗戰的了解,也未提及中國國民黨對抗戰的貢獻,只是說「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一切不願做奴隸的中華兒女毅然奮起,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氣壯山河的鬥爭。」

社論並稱「永遠銘記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無辜死難同胞;永遠銘記在抗日戰爭中英勇戰鬥、為國捐軀的烈士;永遠銘記參加抗日戰爭的老戰士、愛國人士、抗日將領;永遠銘記為抗戰勝利建立了功勳的海內外中華兒女;永遠銘記支援和幫助了中國抗戰的外國政府和國際友人。」

而新華社1日的通訊「氣壯山河的歷史穿越時空的昭示」指出,民族危亡之際,曾經對決疆場的國共兩軍,捐棄前嫌,併肩作戰。百團大戰、夜襲陽明堡……中共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抗日武裝,在遍及19個省區的根據地,作戰12.5萬餘次,殲滅日、偽軍171.4萬人。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國民黨)正面戰場上,22個規模十萬乃至上百萬人的大會戰,阻止了侵略者迅速滅亡中國的妄想。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舉行。從此開始到9月中旬,遠東、東南亞各國、南太平洋地區和太平洋諸島的300多萬日軍陸續向盟軍投降。

其中,中國戰區的投降儀式於9月9日在南京舉行。1951年8月13日,中共當局發布通告:「日本實行投降,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簽字於投降條約之後」,因此定9月3日為抗戰勝利紀念日。


抗日成功,蔣中正擱置一旁
*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

昨日是中國官方所定的對日戰爭勝利六十五週年紀念日,中國共產黨機關大報「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說,中國戰勝日本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共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意志,領導和推動抗戰。

中方這番言論,等於把當時蔣中正領導的國民政府,全甩在一旁。

國民黨抗日角色 完全未提及

不過,這篇社論與國民黨政府的論述,完全大相逕庭,也未提及中國國民黨對日作戰的角色,只說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以國共合作基礎,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氣壯山河的鬥爭。


抗戰史實/國民黨敢向中共嗆聲嗎?
* 聯合報╱桑品載/作家(台南市)2010.09.05 
 
我國九月三日軍人節,中共定為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北京舉辦多項紀念活動,人民日報的社論是「活動」之一,社論所言可信是代表共產黨的聲音,唯其內容歪曲歷史事實,稱抗戰是由共產黨所領導。為何這樣做?意味北京已為抗日勝利定調。

胡錦濤在二○○五年的同樣日子裡,曾說:「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擔負著抗日戰爭中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作戰任務……」他還把國民黨位置放在共產黨前面,也說國民黨軍隊擔負的是「正面戰爭」。這回,人民日報的社論和他主持紀念活動時的談話,國民黨卻不見了。

抗戰勝利距今不過六十五年,曾參加過大小戰役的許多人還活著,可能包括寫社論的人和指導寫社論的人,應不會不知道,抗戰不是只有共產黨的軍隊在打,也不是全由她所領導。所以,胡錦濤的談話和人民日報的社論,沒有時空錯亂的問題,而是為了營造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歷史中的正統地位,故意霸道地這樣說。

對照五年前胡錦濤的說法,社論好像是打了他一記耳光;其實不然,因為胡錦濤不也是打了自己一耳光嗎?如果這篇社論胡錦濤事先曾經過目而同意發表,那他簡直是唾面自乾了!

背後是股什麼力量在操控?這力量大到連胡錦濤都改變了態度,而且會不在乎台灣的國民黨會有什麼感受。

馬政府也立即提出證據駁斥,說中共所言不符歷史事實。但這樣哇哇叫有用嗎?斷言人民日報不會自動更正,其它中國媒體也不會為國民黨抱屈發聲!國民黨人不是常往大陸跑,其中不乏前高級黨工和前高級將領,不能只想著喝茅台啦;若真有志氣,組個團去大陸展覽抗日戰爭史料,北京憑什麼不答應?不是有「國共平台」嗎?

這麼嚴重的事,馬總統除了派發言人出來說幾句澄清話,就結束了嗎?至少至少,國民黨應正式發文給中國共產黨,要求她依據歷史事實,像胡錦濤二○○五年說過的那樣話再說一遍;如果拒絕,就關閉黨和黨的活動,但國民黨做得到嗎?

國民黨須警覺,中共連辛亥革命、北伐也可能攬去。北京明年要隆重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年,當初提案的政協委員修福金,在提案文上說:「辛亥革命以後,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為代表的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繼承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孫中山領導中國國民黨肇建中華民國的歷史事實,竟隻字未提。

北京也要當心,如果一意孤行地包攬中國近代史詮釋權,兩岸政治關係沒接起來,歷史關係就已斷裂了。這麼下去,歷史中同樣的日子、同樣的事件,會出現兩部史書。這離「兩個中國」不遠了!


關中新書還原國民黨抗戰史蹟
* 記者鄭紀威台北報導

考試院長關中7月7日發表新書《中國命運‧關鍵十年》,試圖還原國民黨在國共戰爭戰敗後被掩蓋的抗日歷史。許多國民黨大老也出席新書發表會,面對當下國共的交流,關中只淡淡的說「希望不要再有戰爭」。

他表示,當前中共將國民政府在抗戰中,對抗日本侵略者的史實抹煞掉。一些美國研究中國現代史學者,也常常用成王敗寇的歷史觀念來看待國共戰爭,進而把抗戰時國民政府的努力都抹滅掉。教育部長吳清基也表示,當年他在國外留學,接觸到的大陸學生,都深信對日抗戰「是共產黨打的」,每每導致兩岸的學生爭論不休。

關中認為,回顧1937到1947年抗戰期間,如果沒有中華民國政府堅強抗戰,「整個中國大陸將成為日本的殖民地。」

關中說到激動處略顯哽咽,頓了兩三秒後才繼續說,歷史是一面鏡子,但現在受到了很多遮蓋,「出版這本書的目的,是在有生之年,為中華民國擦亮這面鏡子。」

會後關中受訪時表示,他出版這本書的目的,一方面希望國共兩黨以史為鑑,不要再輕啟戰事;另一方面也希望當前兩岸的政治與經濟交流,國民黨必須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他就是用這個一以貫之的價值寫這本書的。

關中說,他希望抱著「和平、民主、團結」三個條件,國共雙方能相互尊重、相互承認,「至少要承認中華民國。」


人民日報社論 賞馬政府一棒槌
* 記者蘇永耀/特稿

馬英九總統常言上任後創造兩岸和解、一中各表。但從一篇人民日報社論便可看出,當連過去對日作戰時的「中華民國」,中國共產黨都不願面對,遑論現在根本不被國際承認的中華民國。國民黨政府不要再自欺欺人。

人民日報是中共喉舌,代表中國最具官方的立場。當年對日作戰蔣中正所領導的國民政府希望先剿共再攘日,但中共在之後的戰爭仍扮演一定的角色。如今中方對這歷史卻略而不談,否定過去,也等於否定現在。

以往中國為了對內鞏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民族主義,將國民黨在中國大陸時期極盡醜化。雖然當中也不乏事實,但中共主要還是出於政治目的。現在國共快速交流,中國的基本論調仍未有多大改變。

即便現在中國一些學術研討會,稍微修正過去國民黨的角色,但還是以負面居多。一些電影如「集結號」、「建國大業」等,很多台灣的民眾、或深受國民黨灌輸教育的人,相信看了也不是滋味。

最近媒體指甫在中國上映的「喋血孤城」一片,首度以國民黨軍官為對日作戰主角,彷彿中共史觀已變。但若看過該片的人亦知,內容還是圍繞在國民黨軍隊處於內鬥,蔣中正見死不救的調性,關鍵部分仍然沒變。

其實,馬政府傾斜中國,為了合理化自己的錯誤政策,刻意把中國政府形容為務實與改變。然而,從北京角度,國共鬥爭結果成王敗寇,中華民國早已被消滅;連對日作戰時期尚未建政成功的中共,也都能領導人民戰爭,等於更否定蔣中正政府存在。人民日報這篇社論,或與史實有差距,卻正是給馬政府一記棒槌。

http://sites.google.com/site/myboooksindex/13-M-C-H-ROC-Japan-War


針對中共媒體報導「八年抗戰勝利,歸功中共領導」國防部澄清新聞稿
* 中華民國國防部/特稿

針對中共媒體報導「8年抗戰勝利,歸功中共領導」乙情,國防部今(4)日表示,抗日戰爭係中華民國國軍與全國同胞「用鮮血所寫下的歷史,以8年贏得的戰爭」,這段史實不容許任何人竄改或任意曲解,有關報導內容與史實不符,本部嚴正駁斥,並提出澄清如後:

一、國軍自蘆溝橋事變起至抗戰勝利,歷經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貴柳會戰與湘西會戰等諸多會戰,皆無役不與;八年期間,舉國軍民服膺蔣委員長之領導,集注與動員全國之力,共同抵禦驅逐入侵之日軍,中華民國乃獲致最後光榮勝利。

二、抗日期間,國軍與日軍激戰,計有會戰22次,大型戰役1,117次,小型戰鬥38,931次,傷亡官兵高達322萬餘人,絕非中共所宣稱參與之「平型關戰役」相關戰果所能比擬;另對日抗戰期間,中華民國參與之各項國際會議與抗戰勝利後接受日軍之降書,皆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種種抗戰歷史之鐵證真相,均足以駁斥中共媒體宣稱之「抗戰勝利由中共領導」不實言論。

三、有關國軍對日抗戰之斑斑史實,可經由參閱我國軍「柏溪稿檔案」、日本防衛廳編撰「日軍對華作戰紀要」等檔案及相關史料,加以對照與查證獲得印證。中華民國領導對日抗戰勝利之事實,絕不容扭曲。


台大副校長促設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
* 聯合報╱記者林琮盛/宜蘭報導 2010.09.03

台大副校長包宗和昨天提議,可仿效兩岸設立經濟合作委員會,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並且設定為半官方性質,目的是在研擬兩岸和平協議;兩岸領導人或許可仿效美蘇在冷戰時期設置熱線,特別是面臨危機時,可以降低誤判,避免過度反應,這種方式除了有助建立政治互信,也可用於建立軍事互信。

陸委會昨天在宜蘭舉辦國際助理研習營。鑽研國際關係的包宗和在專題演講中要求,台灣停止台獨運動,停止去中國化,才可增進兩岸互信,兩岸雙方都接受九二共識,其隱含的意義就是兩岸彼此均主張或接受一個中國。但對「一中」內涵可各自表述。他建議,兩岸以後都只談「九二共識」即可。

另外,他個人認為,即便美中關係近期出現部分齟齬,但對兩岸關係而言,「應該還算是正面的,不至於產生負面衝擊」。但包宗和也提醒,對於主權爭議和衝突的地區,如南海等地,台灣必須要小心謹慎處理,並主張擱置主權爭議,各國共同協商開發資源,減少戰略矛盾。


「蔣陵」閒置 無人敢倡移靈
*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昨天是軍人節,也是政府秋祭忠靈的日子。位於台北五指山的國軍示範公墓,由副參謀總長嚴明上將主祭,但位處示範公墓中央的「蔣陵」,當初花了新台幣三千多萬元,落成後卻一直閒置。

隨著政黨輪替,家屬與政府更沒有移靈的打算,蔣陵面臨「白蓋」的窘境。還有好事者議論,十多年來,蔣家親屬或是舊部,倡議將兩位故總統移靈者,往往不久之後就過世。

由於故總統蔣中正生前念念不忘反攻大陸,民國六十四年去世後,政府決定不下葬,只將靈柩「奉厝」在大溪慈湖。七十七年,故總統蔣經國去世,也採同樣方式,在慈湖附近的頭寮設立陵寢。

不過,隨著反攻希望破滅,台灣政局又愈來愈強調「本土」,對蔣氏父子生前作為的質疑愈來愈多。外界也出現兩蔣不能入土,對子孫運勢不利的說法。

八十五年,蔣經國之弟蔣緯國與蔣經國之子蔣孝勇提出將兩蔣移靈回大陸故鄉,「寧被大陸鞭屍,不被台灣鞭屍」。同年底,蔣孝勇因食道癌猝逝,年僅四十八歲,從發病到死亡不到一年。隔年九月,蔣緯國也因糖尿病去世。

蔣孝勇與蔣緯國相繼去世,移靈之說也暫緩。九十三年五月,蔣經國遺孀蔣方良與蔣孝文遺孀蔣徐乃錦,透過國防部表達,願將兩位故總統移葬到國軍五指山示範公墓。半年後的十二月,久病多年的蔣方良去世。同一個月,五指山蔣陵開工,蔣徐乃錦親自出席典禮。但九十四年十一月,蔣徐乃錦也因為癌症去世。

蔣方良與蔣徐乃錦過世後,其他家屬又對扁政府主持國葬的態度感到疑慮,因此「蔣陵」落成後就一直閒置。另一方面,國民黨執政的桃園縣府,一直視兩蔣陵寢為重要觀光資源,把陵寢附近規劃為紀念園區;等到政權二度輪替,中國觀光客絡繹於途,縣府更不希望移葬。


歐巴馬宣布伊戰結束 轉拚經濟‎
*美國之音中文網/記者克萊因/白宮電 2010/09/01

歐巴馬總統已經宣佈,美國在伊拉克的作戰使命已經結束。歐巴馬星期二在白宮表示,美國的新任務是指導和協助伊拉克安全部隊。

在美軍攻入伊拉克的七年半之後,美國總統歐巴馬感謝美國軍隊的服務,並宣佈其作戰使命已經結束。

歐巴馬說:「伊拉克自由行動已經結束,伊拉克人民現在要對自己國家的安全負起主要責任。」

這是歐巴馬上任以來第二次從美國總統橢圓形辦公室發表講話。歐巴馬總統沒有宣佈勝利,但他表示,正在轉向一項新的使命。

歐巴馬說:「在美國和伊拉克歷史上的這篇傑出的章節中,我們盡到了自己的責任。現在是翻開新一頁的時候了。」

大約5萬美軍將繼續留在伊拉克,他們計劃在2011年底撤離。

伊拉克新使命

歐巴馬總統說,美國新的使命包括為伊拉克安全部隊提供諮詢和援助以及與伊拉克安全部隊在反恐和保護平民等方面進行合作。

歐巴馬說,越來越多的美國民眾將支援伊拉克努力組建一個政府,並且從多年的戰爭中恢復過來。

歐巴馬說:「只有伊拉克人可以在其境內建立一個民主國家。美國能夠做到的,並且在今後將要做的,是把伊拉克人民既作為朋友又作為合作夥伴來提供支援。」

伊拉克舉行議會選舉已經過去六個月了,歐巴馬鼓勵伊拉克領導人要在組建一個新政府方面有緊迫感。


美國擴大北非中亞軍事合作範圍
* 朝鮮日報/記者李泰勳 2010/09/01

美國發動的戰爭不只有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從北非的沙漠到巴基斯坦的山地,再到中亞的前蘇聯國家,美國的軍事干預範圍日益廣泛。戰場的主人公也在逐步從大規模地面部隊轉變為無人攻擊機及精銳特種部隊。

戰爭局勢日趨隱蔽

去年12月24日,亞丁灣海域海軍戰艦發射的巡航導彈打擊了位於葉門東南部拉帕德(音)山區的基地組織訓練營,造成至少5名基地組織成員死亡。今年3月14日,葉門政府軍接到美軍提供的情報,對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實施空襲,致使其核心領導人紮米爾-阿爾-安巴里(音)喪生。去年9月美軍還直接入侵南部索馬里。英國《電訊報》當時報導說,美國特種部隊乘兩架直升機,在南部巴拉維地區向基地組織核心頭目阿裏-薩雷-納布漢乘坐的車輛開火,並著陸確認死者屍體。納布漢是策劃2002年肯雅天堂飯店爆炸案(造成10人遇難)的最大嫌疑人。外媒紛紛認為,美軍通過情報合作等方式,直接或間接參與了歐洲國家在阿爾及利亞、茅利塔尼亞等北非地區進行的基地組織掃蕩作戰。

「用手術刀代替錘子」

從2009年到今年6月,美軍利用無人機等,在決定阿富汗戰爭成敗的巴基斯坦實施了87次暗殺作戰。攻擊次數增至2008年的4倍,造成至少271名反政府組織頭目及成員死亡。白宮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約翰-布倫南就這種切除「病患」的作戰方式表示:「對於基地組織及其合作者,手術刀(scalpel)比錘子(hammer)更有效。」

歐巴馬上台後進一步擴大

《紐約時報》分析認為,歐巴馬上台後,這種軍事干預範圍比布希總統時期大幅擴大。傾向於強硬外交戰略的共和黨,因為政府都會「看著辦」,無需為此花費太多的精力。而只要不是布希政府式的持久戰,民主黨也表示歡迎。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議員史密斯表示:「既然敵人已經向美國發動『隱蔽的(covert)』戰爭,美國也不得不動員類似的戰鬥力。」


金正日訪中 親口提「改革開放」
* 朝鮮日報/駐北京特派記者崔有植、安勇炫 2010/09/02

南韓政府高層官員1日稱,在北韓國防委員長金正日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此次舉行的首腦會談中,「中國(比今年5月首腦會談時)更加強烈要求北韓改革開放」。今年5月金正日訪中時,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向金正日委婉要求改革開放,他說「願意介紹中國的改革開放建設經驗」,而胡錦濤此次進一步加強了要求力度,他強調,堅定不移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這是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一條基本經驗。發展經濟既要靠自力更生,也離不開對外合作。

尤其是中方表示,金正日此次親口提到了「改革開放」這一表述。金正日向胡錦濤表示,改革開放後,中國取得迅速發展,處處煥發勃勃生機。但在今年5月訪中時,中國和北韓的任何報導都沒有關于金正日親口提到「改革開放」的內容。

過去中國最高領導層考慮到北韓的想法,將「改革開放」的字眼視為首腦會談的一種禁忌。但繼今年5月溫家寶打破這一禁忌,胡錦濤此次又更進一步,提到「企業」、「市場機制」、「對外合作」、「時代潮流」等詞匯。中國《金融時報》分析說,這是要求北韓放棄先軍政治,改善民生並實施對外開放。北京的外交消息人士稱:「短短幾個月內中國最高領導層不斷強調北韓實施改革開放,由此可以看出,中國也認為北韓有些無可救藥。」

中國的經濟領域媒體對金正日在巡視長春、哈爾濱、吉林等東北主要城市經濟現場後表示「深受震動」這一環節進行強調,並提出樂觀分析說,北韓有可能轉向改革開放政策方向。中國《環球時報》在8月31日的社評中稱:「這個國家(北韓)的領導層敢對這些充滿敵視的鄰居們(指韓美日)放手開放嗎?世界應鼓勵朝鮮改革開放。」

但北韓是否會按照中國提出的要求進行改革開放,目前尚不明朗。北韓領導層擔心,草率的改革開放會使體制陷入混亂。

尤其是,要想通過本月初召開的勞動黨代表會議正式確立接班格局,就必須確保體制穩定。金正日在21世紀頭幾年訪問中國後對市場實施擴大改革並引入鼓勵政策等,擺出部分引入市場經濟的姿態。但隨著資本主義風氣蔓延,對「市場勢力」(在市場上賺錢的居民)的控制變得困難,北韓又重新回到過去對市場經濟的冷漠態度。

目前金正日仍不想實施改革開放,想最大限度地撐下去,但也不能完全無視中國的要求。對於此次會談的主要議題——中國東北地區與北韓間的經濟合作,胡錦濤強調,中方願同朝方本著政府主導、企業為主、市場運作、互利共贏的原則,努力發展經貿合作。南韓安全部門一位官員分析說:「所謂互利共贏,最終是指如果中國提供某種東西,北韓也要付出代價。」

另一方面,中國知識界對金正日訪中持冷漠態度。中國具有代表性的網上知識界論壇「博客中國」的一位博主稱,雖說是眾所周知的秘密,但這一次金正日或許收獲頗多。其實,任何正常的發展,以金正日在中國生活的至少60年前推算,天翻地覆的變化應該算是非常正常的,如果看到(相對落後的)中國東北地區就深受震動,若是到上海、深圳的高檔別墅及高爾夫球場去看看,看看中國老板擁有的私人飛機……簡直就得羞愧得無地自容。。」


巴菲特勸募會 中國富豪恐慌
* 聯合報╱記者陳東旭 2010/09/04

世界兩大富豪微軟創辦人蓋茲、股神巴菲特,本月底將到中國與中國富豪進行一場「封閉式的慈善聚會」。但此舉引起富豪們的恐慌,在基金會發出邀請函後,已有多位重要人士拒絕參加聚會。

蓋茲先前宣布要把一兆七千億台幣的身家捐給基金會,子女一毛也得不到;巴菲特也表示要捐出八成資產。兩人推出「捐贈誓言」(Giving Pledge)活動,陸續和數十位美國富豪共進晚餐,敦促富豪加入慈善事業行列,並已獲得四十位富豪承諾捐出一半財產。

現在,比爾蓋茲基金會中國專案區主任葉雷前晚在北京宣布,本月底蓋茲與巴菲特將前往中國,在北京一家豪華酒店舉行封閉式慈善聚會。她說,基金會承諾不會公開受邀嘉賓的名字。

綜合中國媒體報導,蓋茲基金會最初依美國的經驗,選擇富豪榜上排名較前的人發出邀請。但最後為避免中國婉拒的人數過多,確定應該擴大邀請,以便在最短的時間,見到最多的人,目前邀請仍在進行中。

中國媒體臆測受邀的富豪約在五十人,與巴菲特有過直接商業來往以及巴菲特的朋友將首當其衝,其中與巴菲特私交甚好的比亞迪汽車老總王傳福應該排在第一位。

2006年以62萬美元得標、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步步高電子掌門人段永平,2008年以211萬美元與巴菲特共進一餐的趙丹陽,都可能被選中。另外,還有人猜測,慈善名人如李春平等人也會受邀。

葉雷表示,發出邀請之後,為打消中國富人們的疑慮,蓋茲和巴菲特可能會在本周發出一封親筆信,說明這場慈善聚會,只是希望「結交朋友、溝通思想、尋找夥伴」,不會給他們帶來捐錢的壓力。


中國人:勸募?別為難富豪啦!
* 聯合報╱記者陳東旭 2010/09/04

中國多數富豪名聲不太好,已是公認的事實;「財大氣粗」、「為富不仁」、「鐵公雞」與「奢侈消費」,更是中國社會對富人的刻板印象。2008年中國一項「中國富人形象調查」,有八成受訪者認為富人群體形象負面。

面對蓋茲和巴菲特兩位大善人前進中國,多數中國網民都不抱著希望,甚至明言,兩人到大陸勸募,只怕是無功而返。

「兩人太天真啦!如果是教他們炒股,估計不用拉都很主動,做慈善就太難為人家了…。」「兩位老爺子令人欽佩,但中國人的金錢觀和社會觀與美國相差太遠,而且富翁多是無社會責任感的無良暴發戶,他們只想把錢都留給自己和子孫們…」。

統計顯示,中國富人參與慈善的比例非常低,每年的捐贈大約百分之七十五來自國外,百分之十五來自中國富人,百分之十來自平民百姓,企業參與捐贈慈善事業的只占百分之一。

中國富豪不熱中慈善事業,從主觀面來說,中國企業家認為財富是家產。

其次,中國慈善業制度不完善,對捐贈資金監管不力、慈善組織運營不夠透明,對捐贈者鼓勵措施不足、沒有遺產稅配套等,都是富人不願做慈善的重要原因。

上海金融界高管姜偉表示,以現階段來說,中國富豪要捐出半數財產恐怕不可能,能捐出百分之五的財產就不錯了。  


美國慈善當事業 中國行善不習慣
* 聯合報╱記者陸倩 2010/09/04

股神巴菲特登「陸」遊說中國富豪捐款,碰了一鼻子灰,中國富豪曾經為了與股神共進午餐,不惜花上百萬美元;如今股神親自造訪,大家卻避之惟恐不及,巴菲特在中國無法獲得廣大的「共鳴」,除了中國富豪「慈善意識淡薄」之外,中美對財富的態度不同,以及「行善文化」有落差,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找錯人了吧?」是許多中國網友對巴菲特登「陸」遊說的反應。理由是,許多中國富人對自己揮金如土,卻連一塊錢也捨不得捐出去,是可以想見的。

他指出,中國富裕起來只有一代人時間,許多有錢人還對金錢和物質存有不捨心理。 

台長: 台北光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