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15 17:50:02| 人氣1,1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寫信給馬總統/陳芳明:變與不變的拿捏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中國至今文革陰魂未散,談論任何事務,只要觸及中共的禁忌,人民的反應不是三緘其口,就是抨擊你有目的。這種由中共透過友人在各國民間推動自我審查的作為,正是促使陳芳明觀察兩年後,對馬英九撰文提醒的主因
* 聯合報╱陳芳明 2010.05.15

總統先生:

簽署兩岸經濟合作協議,在你任內絕對是屬於極其重大的事件。這個事件足以影響未來十年、廿年,以至五十年的台灣政治氣候。中國與台灣從敵對到和解,從共存到合作,是戰後政治史上的一大飛躍。雙方經貿往來之走向制度化,誠然值得歡迎。但是,這項簽署所帶來的衝擊,絕對不會只是停留在經濟層面。真正的衝擊力道,必將指向政治與文化層面。

相信你已經注意到,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楊毅公開表示:「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改善、發展的政治前提。」在簽署經濟協議的前夕,北京的發言充分顯示,雙方的任何互動都建立在這樣的政治前提之上。如果把經濟合作當做經濟議題來看,那不只是錯估中國,也更是矮化台灣。

台獨的言論主張與政治追求,是台灣民主格局的重要內容。無論是支持或反對這種主張,都應視為國內非常珍貴的政治資產。經濟協議的簽署,不應該構成台灣內部言論自由的傷害。我不是激進論者,但身為自由主義者,對於北京干涉國內言論的行為絕對無法容忍。做為領導者,你不會支持台獨,但是你有責任與義務維護這樣的言論空間。

如果兩岸關係的改善,必須以犧牲台灣言論自由為代價,相信民選總統的你也不可能坐視。我坦白承認,到今天我還不知道九二共識的內容是什麼?何時簽訂了共識的文件?

海峽兩岸的局面已經到了變革的時刻,但是民主的核心價值並不能因這樣的變革而有所改變。為了換取經濟合作,台灣竟然從民主陣線退卻,這是社會每一位成員無論如何都不會接受。中國的經濟崛起,人權與民權並沒跟著崛起。在變與不變之間,中國拿捏得相當精確。

總統先生,在六四事件的議題上,你確實有很大的轉變。在當選總統之前,你對六四事件的發言極為嚴厲。你的譴責立場贏得華人世界的首肯,甚至中國境內也有肯定的回應。但是,當選之後,你明顯從批判的立場退卻,不僅避而不談,還稱讚中國的經濟成就。你的位置非常鮮明,從而言論的任何移動都造成很大衝擊,無數中國知識份子,因為你的立場調整而頗受傷害。

面對中國的崛起,台灣的政經結構確實需要相應的變革。反共立場可以改變,民主精神則必須堅持。維護中華民國主權的獨立,不應流於口號。在恰當時機,身為總統的你,有義務對中國的言論干涉表達嚴正立場。六四事件的紀念日又將屆臨,你的發言將是台灣民主精神的試金石。

陳芳明(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


學者:總統有任期 台灣需長遠思考
* 中央社╱台北報導 2010.05.17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林正義今天說,總統任期最多8年,但台灣安全需要更長遠的思考,總統馬英九先前不會要求美國為台灣而戰的談話,恐怕限制繼任者的安全戰略選擇。

群策會今天舉辦「馬政府一中政策衝擊台灣國安」座談會,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說,馬政府稱不簽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台灣就會被邊緣化,這些都是在恐嚇台灣人民;事實上,依中經院評估報告,東協加一形成後,台灣不簽ECFA,10年內台灣實質GDP將減少0.176%,平均每年的影響,比1個颱風還要小。

台灣綜合研究院顧問阮銘認為,馬政府戰略失誤,這兩年把台灣引導到錯誤方向,政府將台灣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外交、國家競爭力的生存與發展,都寄託於對岸中國,把台灣降低為「世界通向中國的一個跳板」,一廂情願追求與中國的「互信」、「雙贏」,失去中國對台灣戰略的理性認識。

林正義指出,馬總統日前接受CNN專訪時提到,不會要求美國為台灣而戰,馬總統或許基於他任內兩岸關係會在穩定中成長,不必擔心會有軍事緊張,美國自然沒有被迫派兵協助台灣的可能性;不過,總統任期最多8年,台灣安全需要更長遠思考,馬總統的談話,是不是限制了在他之後的國民黨籍或民進黨籍總統的安全戰略選擇。

另外,民進黨發言人蔡其昌今天也召開記者會指出,馬總統草率決策執意簽ECFA,一再誇大其經濟效益,馬總統稱台灣的早收清單包括石化、紡織中上游、機械、汽車及其零組件以及金融業,可是據媒體報導,中國方面以12項石化產品敏感為由,反對納入早收清單,幾乎馬總統期待納入早收清單、不斷釋放利多的產業,中國方面都充滿排斥和疑慮。

蔡其昌呼籲,馬政府應重新思考兩岸經濟戰略與步驟,兩岸政策不能暴衝,台灣應該與世界接軌,與其他國家一起走向中國;調整談判策略,備妥替代方案,去除談判時間表,否則台灣將失去談判主動權;應去除黑箱作業心態,將ECFA談判內容開誠布公、放慢腳步、去除疑慮,凝聚社會共識。

台長: 台北光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