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12 17:47:23| 人氣1,4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嘻哈當國》土地開發:不能說的秘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軍備局二○二廠內火工區的滯洪池畔,白鷺鷥優雅展翅(記者徐兆玄攝影)* 聯合晚報╱社論 2010.04.12 
 
鄰近南港的軍備局202廠,是台北市最後一塊大型綠地。這塊綠地的命運如何,最近引發新聞討論,也指標著政府對城市發展的思維方向。

隨著南港軟體科技園區的發展,軍方這塊土地的身價水漲船高。由於過去六十年屬於軍事管制區,還保留著良好的生態和綠地。從台北市民的角度,如果可以保留這一塊大型生態綠地供作休閒遊憩,可以提高市民生活品質。

但從政府的角度,如果這塊土地能加入開發行列,等於是為南港軟體園區,乃至於整個台北市的科技走廊,打了強心針。而緊鄰一旁的中央研究院一直積極爭取在此擴張院區,因此也才有國家生技園區的規畫。中研院強調規畫中的院區只有25公頃,實際能開發的也將只有9公頃,對整體生態的影響不大。



202廠遷往他處已是大勢所趨,而這一大片綠地現在陷於生態、學術用途和土地開發三方面的角力和爭議。這不只是涉及台北市民的福祉而已,追根究柢,這是目前政府對於土地開發、甚至整體國土規畫的態度指標。另一例子也在南部發酵,彰化縣環保聯盟正展開募款,打算向國有財產局買下200公頃濁水溪口灘地,免於土地被賣給民間石化業者開發,以保護有「媽祖魚」之稱的台灣白海豚。

土地開發問題和「錢」有關,建商、企業、財團的嗅覺最敏銳,常在無聲無息間就已鎖定、並攫取目標到手,有時甚且涉及不正當的政商利益,民進黨執政時期的好幾個弊案至今仍在司法審理中。而現今的執政黨,對於都市開發、國有土地釋出、國土規畫等重大政策,府院黨竟看不出明確的大方針,多半頭痛醫頭,閣揆受到輿論壓力才來「個案表態」一下。

這兩筆牽涉到生態保護的國有土地,又是經濟發展和人文生態的對立議題,每次都要靠環保團體「自力救濟」訴求輿論支持。政府談環保不敢說不支持,官員論「正負2度C」影片都口沫橫飛,但碰到土地開發這麼巨大的利益問題時就不願輕易表態,到底是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呢?
 

北市最後綠地 中央爭取202兵工廠明年填平
*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台北報導 2010.04.12 
 
台北市最後一塊大型綠地、國防部軍備局二○二廠管制區首度曝光,園區東北角的生態美景讓人驚豔。管制區內有大片綠地草原,還有媲美杭州西溪濕地的「三重埔埤」,連台灣藍鵲和老鷹等保育類動物,也在此築巢棲生。

不過這塊湖光山色的洞天福地,在二○○七年已被行政院核定作為中研院的生技園區預定地,為了配合廠商需求,最慢明年,整片綠地湖塘就要鏟除填平,興建廠辦。

軍方高層透露,軍方原規畫將這塊占地近廿六公頃的綠地釋出,做為親水公園或市民休憩場所,成為台北市的中央公園。

二○二廠佔地一百八十五公頃,東臨中研院、西接新庄埤、北臨捷運昆陽站、南倚四獸山,廠區大部分為丘陵或山溝,高低差達一百廿公尺,可供使用的平地面積僅百分之卅五。

二○二廠內分為三大區,西側為行政區與火砲製造區,剩餘三分之二為火工區;基於安全與機敏性,僅不到三分之一員工可進入火工區,也因人煙稀少,裡面的生態得以完整保存。

在火工區東北隅的三重埔埤,與新庄埤、後山埤,並稱南港三大埤塘,四季、晨昏景色各有風情,但同樣美不勝收;塘面水草蔓生,水鳥悠遊湖上,晨曦破曉時置身池畔,宛如西湖映入眼簾。

三重埔埤旁的滯洪池,是數年前配合台北市政府治水工程而設,在二○二廠細心維護下,池旁綠草如茵,白鷺鷥成群覓食,加上近一公里的木造步道,比大安森林公園還像人間仙境。


現在誰當政/搶救最後綠地 綠朝已往 還在牽扯民進黨
* 聯合報╱記者 王光慈 2010.04.12
 
拜長期軍管之賜,二○二廠意外為台北市留下最後一塊難得的生態綠地,環保團體近年積極爭取保留這塊供台北呼吸的肺;但中研院開發在即,政黨輪替之後,國防部私下表示「異見」,希望全案還有翻案機會。

軍備局二○二廠位於台北市精華地段,是僅存的完整、大面積未開發土地,不但財團覬覦,政府各單位都虎視眈眈。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任內,致力取得二○二廠部分土地以供院區發展所需,陳水扁在兩千年四月剛當選總統時,曾至中研院承諾幫忙爭取,但國防部後來表示有困難。

不過二○二廠的誘人條件,仍然吸引了鴻海集團的興趣,行政院今年農曆年前一度打算將生技園區移到林口,但中研院長翁啟惠和立法院長王金平均表反對,鴻海日前正式宣布放棄爭取這塊土地。

二○二廠所占土地,原本為軍用,向來管制森嚴,並未開放給台北市民休憩;但遷移改建在即,日漸引人關注,台北市民驚覺原本有機會可以在大安公園之外,另外取得一個空氣新鮮又幽靜的漫步之所。軍方原本有意將整片綠地轉為公共財,民進黨政府曾考慮形成決策,馬政府則準備做成決定。

八年前馬英九任市長時,曾承諾南港民眾,會將「兵工廠釋出土地供市民使用」。八年後,馬英九擔任總統,二○二廠土地將釋出二十五公頃,剩下的一百四十餘公頃,希望馬總統能兌現先前承諾。

 
民進黨:營所稅率一夕降至17% 怎麼算的?
* 聯合晚報╱記者林修全/台北報導 2010.04.12
 
針對產業創新條例草案的營所稅率,民進黨提出定為17.5%,今天傳出國民黨將調至17%。

民進黨表示,執政期間經過計算,將設置研發中心等四項租稅減免全面落日,所省下經費,將可使得營所稅合理調降至17.5%,而國民黨應說明調降至17%的計算標準,而不是形成競相調降稅率的比賽。

民進黨發言人蔡其昌表示,國民黨過去將民進黨版的產創條例草案視為毒蛇猛獸,如今一夕之間,政策180度急轉彎,馬政府決策品質令人搖頭,此由可知,財經議題再也不是國民黨的強項,民進黨照顧中小企業、強調經濟公平的主張,讓國民黨承受極大的壓力。

民進黨立委賴清德表示,民進黨堅持優惠租稅的減免應該全面落日,過去促產條例、獎參條例,讓國庫少了1.5兆,都是照顧到大財團。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表示,若是營所稅調降至17.5%,稅損約403億元,若是依國民黨版,調至17%,稅損達478億元,若是加上國民黨版主張設置研發中心的租稅優惠,整個稅損將高達894億元。

民進黨立委葉宜津說,財政部長李述德是史上最敗家的部長,是一位政治部長,而非財政部長,民進黨不允許李述德再口頌國家財政舉世第一。

 
企業競爭力在於創新、整合、跨國行銷。經營得宜者,財源不必從減稅而生。過去台灣國民平均所得高而平均,即因中小企業遍布全國各角落;創新力由廠商老闆擔任領頭羊。反觀過去數十年,比對大企業的今日,創新能力仍舊單薄,跨不進國際領域,研發預算也比南韓為低;攻佔中國市場,也從未以模式的創新為主-而是複製台灣經驗。總評:過去對創新面認識不多,將來也難一夕速成與大成。今日將資源投注於大企業,在貧富差距拉大之餘,他日中小企業更難生存,損害全民利益甚鉅

聯合筆記/別忽略了中小企業
* 聯合報╱彭慧明 2010.04.12 
 
產創條例草案進入朝野協商,民間團體卻不領情地大表反對。政府規劃產創條例,是以扶植大企業創新的角度出發,我國產業比例最高的中小企業卻得不到政府關愛的眼神,實是一大缺憾。

台灣以代工業起家,因為電子產業的代工興盛,導致稅率與法令在制定過程都向電子業———尤其是電子大廠傾斜。當年的產業升級條例,讓台灣培養出許多代工產業大老闆,但這些製造業大亨卻依法不用繳交與營運規模對等的高額稅負,間接導致台灣貧富差距擴大。

中小企業是靈活、善於創新的一群,但目前產創條例中的優惠,他們卻是看得到、吃不到。例如,爭執已久的對跨國企業設立台灣總部的稅賦優惠,對眾多中小本土企業來說,硬要做到「跨國」,意義並不大。難道新的條例一出,即能讓台灣本土企業馬上發光發熱,變成跨國品牌?

政府各部門期待中小企業提出創新與發明,但等新產品辛苦在海外獲獎得到重視後,創業者向各機關申請補助以助產品商業化,卻仍然手續繁瑣,令出多門,或是對經營規模與項目規定嚴苛條件,或甚至等到業者知道可申請補助時,已經過了「新創」期限。

反觀政府對電子製造產業,往往提供單一窗口服務,甚至為這些企業併購和股票上市上櫃調整法令,大開方便之門。中小企業撐起台灣經濟,卻彷彿路邊野草,不被重視。就連政府要簽ECFA等經濟協定,也多半為大產業著想,對小產業卻提不出協助升級方案。

政府動輒禮遇國內高科技產業,常向大企業老闆請益,尊稱工商界大老,訂出對其有利的條文。如此循環下去,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更形艱苦,新的經營者要如何冒出頭?產創條例該納入扶植中小企業創新的思維,時猶未晚。
 

冷眼集/執政黨比在野狠 虧到全民
* 聯合晚報╱記者楊美玲/特稿 2010.04.12
 
在馬英九總統昨晚發表五點意見後,「產業創新條例草案」中的營所稅率,調降稅率的可能性極高,因為連國民黨立委都率先宣告「李述德防線失守」。

現今的政府雖然強調自由市場開放政策,但對於產業發展政策,對企業既已降營所稅,還想祭租稅優惠,犧牲掉的恐怕是國家財政安全,不見得能提升國內企業及產業的競爭力。

產創條例的立法是為了接續去年底落日的促產條例,而此一修法新方向,則是去年賦改會的重要決議之一。當時賦改會主張,除了降低個人綜合所得稅及扣免額,並把營所稅由25%一舉降到17.5%,同時取消所有的功能性減免,研發、人才培訓等產業輔導全回歸由政府編列預算執行,讓租稅減免從產業政策中退場。但因經濟部擔心取消功能性減免的衝擊過大,改採降稅至20%,但保留功能性減免的折衷方案。

產創條例遲遲不決的最大爭議,卡在租稅獎勵該怎麼給。而國民黨近日臨時大轉彎,加碼降到17%並保留部分功能性獎勵,促使產創條例不僅是促產條例的借屍還魂,更變本加厲。

促產落日,應是政府訂定一個10年期產業發展新政策的好時機。如今,姑且不論是否受到年底五都大選的效應影響,但已讓國家財政陷入更大的危機中。國民黨應該回到賦改會精心研究的結論,了解營所稅大幅調降與功能性減免,只能擇其一,也該讓企業自省天下沒有白吃午餐的道理,千萬別讓產業政策的輕率,導致財政嚴重惡化,最後轉化成台灣全民的集體焦慮。

 
買地救豚 彰化環盟要募2億多
*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 2010.04.12 
 
台灣雲嘉沿海有一群白海豚,又叫「台灣媽祖魚」,近年受開發活動影響,剩下不到一百隻。彰化縣環保聯盟結合多個環保團體向全民「募款買地」,打算向政府買下濁水溪口灘地,避免被石化業買走破壞白海豚棲地,創造「買地救豚」的台灣保育故事。

台灣白海豚是的棲息地在苗栗縣龍鳳港和台南縣將軍港近岸海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表示,外傳國有財產局將以每平方公尺一百元的價格,將彰化西南約兩千公頃泥灘地賣給國光石化開發。環保團體擔憂,這將截斷台灣白海豚洄游路徑,彰化淺海養殖漁業區及候鳥覓食環境、濁水溪口的生態多樣性也將遭破壞。

彰化環盟理事長蔡嘉陽指出,台灣白海豚已經被聯合國列為最高保育等級。過去三、四十年受西南沿海開發案影響,生存空間逐漸壓縮。

環保團體在網站上募款,董景生歡迎有意願的民眾上網填寫「入股書」,認股購買濁水溪口一起當地主。每平方公尺為一股,每股一百一十九元。第一階段預定買下台灣白海豚的洄游廊道兩百公頃,接著是八十公頃水鳥覓食區和一千公頃濁水溪口溼地。預計九十天募集認股書,目標兩億三千八百萬,六月底向內政部提信託申請,通過後再收款。

台灣國民信託主席王俊秀指出,「募款買地」後,環保團體會把土地交付國民信託,銀行管錢、環保團體管事,成為永遠不能轉讓的公共財。環資協會請來「國民信託聯盟」代表Oliver Maurice,希望借助他的經驗,幫助台灣民眾把國土買回來。

‧環境信託網址:http://et.e-info.org.tw


台灣白海豚 不到100隻
*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 2010.04.12 
 
環保團體要向政府買地,保護受到嚴重威脅的台灣白海豚。台大生態所所長李培芬認為,可畫設「野生動物保護區」來保護。

台灣白海豚又叫「印太洋駝海豚」,出生時身體呈暗灰色,青少年期體色變淡、出現藍灰色斑點,成年後全身轉為雪白或粉紅色,也稱「粉紅海豚」;農曆三月中旬以後台灣海峽海象較平穩,可以發現牠們的蹤跡。因為農曆三月廿三日是媽祖誕辰,有人說牠是來向媽祖「祝壽」,稱牠「媽祖魚」。

李培芬指出,台灣白海豚十歲以上才有生殖能力,然而生活地帶離海岸太近,遭人類活動威脅,目前可能不到一百隻。前年八月,「國際自然保育聯盟」鯨豚專家小組把台灣白海豚列入野生動物紅皮書「極危」等級。

李培芬說,白海豚是香港的吉祥物,有時還會靠近船,非常可愛。
 

國產局:國光石化建工業港 看中央決策
* 聯合報╱記者賴昭穎/台北報導 2010.04.12 
 
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局長張佩智昨天表示,國光石化公司申請在彰化縣購地設置工業港,目前還在環境影響評估階段,經濟部工業局也尚未核准,國產局是否賣地,最後端視中央的決策。

外傳國產局要以一平方公尺一百元的價格將彰化縣的兩千公頃泥灘地賣給國光石化,張佩智澄清,上周五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提及該案時,國光石化簡報時提到,有一部分登記的土地,每平方公尺公告現值一百元,但這不是國產局的售地價格。

張佩智說,國光石化是向經濟部工業局申請設立工業港,進口石化原料,目前審核程序還在走。他指出,經濟部核准設立前,要先通過環評,才會到售地階段。
 

財政問題嚴重 不容顛倒黑白
* 聯合報╱社論 2010.04.12 
 
台灣的財政狀況不佳,幾乎是國內外財政專家的共識。這樣的財政結構儘管不理想,卻也還不至於病入膏肓;只要當局有危機意識,以理念清楚的人掌管其事,情況還是有轉圜的餘地。但是,如果主政者觀念混淆,還要以違反財政學ABC的謬論肆意強辯,那不僅於事無補,也預告了未來情況難以改善。上周國庫署署長黃定方的一番言論,著實反映了財政部的錯謬見解,就格外值得批評。

在過去幾個月中,每當國際信評機構或國內專家學者對台灣財政有所批評,財政部高官就會抬出兩套歪理來予以抗辯,其一是以「財政赤字」混淆「負債餘額」,其二是以「經常帳剩餘」粉飾「整體赤字」。這兩種扭曲皆違反了會計學與財政學的ABC,而財政部自部長以下的高官動輒作此等誤導,愈描愈黑,瞞不過國際信評專家。

讓我們弄清負債餘額的觀念。用最基本的會計語言來說,財政赤字是政府每年收入不及支出的數額,像是一般公司損益表上盈餘或赤字的觀念,是每年呈現的「流量」數字。只要舉個例子,就了解這流量數字不能正確反映國家的財政狀況。如果一個國家負債總量極高,即使這個國家每年收入大於支出,則每年支出的絕大多數金額都要用來支付舊債本息。因此,就算該國有年度盈餘,其財政也已經無法因應具有建設意義的支出。

正因如此,全世界財政學者才會主張以負債餘額取代財政赤字,來觀察一國的財務情況。所謂負債餘額,是指一國某一時點在外流通債務的總數,像是一般公司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總額,它是一個「存量」的觀念,正確刻劃出政府的總負債。全世界所有國家的財政學教科書,都是以負債餘額衡量政府財政狀況,而全世界所有信評機構也皆採用相同的指標。台灣的財政當局想要逃遁或掩飾失職的責任,外界可以理解;但要以扭曲全球共通會計原理的方式強辯,我們就萬難接受了。

其次,我們也要指出財政部喜用「經常帳剩餘」掩飾整體赤字錯誤之不當。國庫署長與財政部長多次向記者指陳,台灣的「經常帳」是有剩餘的,而「資本帳」是政府投資,將來有報酬,所以那裡產生的赤字不嚴重。但這樣的觀念又是一種狡辯式的扭曲,背後所隱藏的錯誤觀念其實非常危險。

如所周知,國內最近有知名面板公司在去年金融海嘯期間,因財務調度出問題而不得不被併購。這些公司的支出絕大多數是機器投資的折舊,都是「資本帳」的赤字,但是公司說倒就倒。再看一九九七年的韓國:當時該國受亞洲金融風暴襲擊而應聲倒地,主要也是因為該國投資太速、負債比率過高。韓國當年絕大多數的政府支出都是用在資本門,但財務問題主要就是個周轉問題,轉得過來就成功、周轉不過就死狀甚慘,不論是經常門或資本門,其後果都是一樣。外在事例不勝枚舉,而國庫署長與財政部長卻對記者講這麼多歪理,殊不足取。

財政部官員在多次國際信評墊底的情況下一再扭曲事實、強自辯解,當然不可能唬弄得了專業人士的判斷;其唯一的目的,應當就是要誤導不具財經專家訓練的總統與閣揆。一旦誤導成功,當然是保住了官位;至於是否繼續傷害台灣,那就不在他們的思慮之中了。

我們要提醒馬吳府院高層:如果連這基本的財政學ABC都能誤信一面之辭,完全不理會海內外所有的專家意見,其所宣示的意義是非常負面的。有學者在文章中點出「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的語句;但願這樣的憂慮,不要逐漸成為台灣人民的集體憂慮。

 


上170公里 縱走37天「海岸山脈不簡單」

*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 2010.04.12 
 
「終於走出亞馬遜叢林了!」資深高山嚮導柯正民挑戰從來沒人全程縱走過的海岸山脈,帶領五名隊員花了卅七天、歷經毒蛇毒草威脅,昨天從台東縣卑南鄉富源石頭山走出。

「本來以為很容易,想不到卻是最難。」六十歲的柯正民難掩疲憊說,海岸山脈平均高度六百五十公尺,許多登山者都不把它放在眼裡,認為挑戰性太低,「可能是因為這樣,沒有人完整地走過一次。」

結果全程一百七十公里,讓他們吃足苦頭,「這座山脈的稜脊大概是全台灣最難纏的!」隊員一致說,「中央山脈都比較好走」,過去挑戰中央山脈三百廿公里,也才走了七十六天。

林務局近期推動台灣山脈探勘計畫,柯正民等人接受委託,先後踏勘過雪山、中央、玉山山脈與海岸山脈,月底緊接著要縱走阿里山山脈。同行的隊員包括陳秀真、劉崑耀、邱耀堂、周銘倉、姚賢樑四男一女。

台東林管處表示,探勘隊伍完成海岸山脈通訊、避難、紮營、水源及救難地點記錄,連直升機降落點都標記出來,日後若需要救援,可以提供非常完整資訊。昨天特地商請卑南族祭師在下山點為他們祈福。

踏勘隊三月六日從花蓮壽豐鄉花蓮山入山。海岸山脈海拔不算高,柯正民說,樹林很密,芒草粗到可以割傷人,路上到處都是毒蛇、螞蝗,荊棘又硬又利,還有許多致命毒草,「白天熱得要命,晚上冷到讓人發抖,一路險坡峭壁,有時整天走不到一公里。」

他們說,沒想到看來不高、離文明很近的海岸山脈這麼難搞,「很多人都被它外表騙了」,「不過走在海岸山脈上,左邊是太平洋,右邊是花東縱谷,風景很美,偶爾可以聽見海浪和火車的聲音。」

唯一的女生陳秀真說,花東的天空很漂亮,晚上沒有光害,星星數都數不完,「可惜我們常累到馬上睡著,沒有太多心情欣賞。」

 
iF大學排名 台科大全球第4
* 中央社╱台北12日電 2010.04.12
 
素有設計奧斯卡獎之稱的德國iF設計大賽,公布最新的2010年全球大學排名;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以160分排名全球第4,在全國大專院校中排名第1。

台科大表示,德國iF設計大賽是國際 4大設計獎項之一,我國學生近年來成績亮眼。iF設計獎主辦單位去年首度新增全球設計機構、公司與大學排名。

iF設計大獎主辦單位指出,大學排名是以世界各大學參與iF大賽的獲獎成績來計算;各大學的學生參加iFconcept Award獲獎,即可贏得20點的積分,根據近4年的參賽成績統計出來的大學排名。

台科大表示,設計學院積分160分,排名全球第4。全球第 1是由韓國三星公司所設置的「三星美術設計學院」,積分高達300分。

2010年iF大學排名 (iF Ranking University)前100名中,全國共有10所大專院校入選。除台科大外,依序為私立實踐大學第12名 (積分100分),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第16名 (積分80分),國立成功大學與國立交通大學並列第28名 (積分60分)。

最佳設計公司則是由三星公司 (Samsung)和蘋果(Apple)分別獲得第1與第2名,成為iF競賽中最佳的設計品牌。

台科大主任秘書周宜雄表示,鼓勵學生多參加國際競賽,也希望透過學生得獎,增加台灣的能見度,讓國際了解我國的設計能力。

台長: 台北光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