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1-22 08:58:10| 人氣1,1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印度經濟》淘金印度 反G2 印外交出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日本NHK採訪小組、天川惠美子、高木徹、大橋孝臣等/經濟日報訊 2009.11.21

「印度」和「衝擊」這個字有著強烈的相容,兩者之間莫名地很合得來。印度讓世界感到吃驚的是,印度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印度。

當你覺得了解她時,閱讀本書卻可能發現,原來一切仍是這麼陌生,而這個事實正在衝擊著全世界。

印度人現在有好幾位登上世界富豪排行榜,本來只不過是個開發中國家,如今印度卻和美國平起平坐。

印度的資訊通信產業已然成為先進國家的所有產業領域裡不可或缺的部分。世界各國終於開始察覺到,忽視印度的實力是個錯誤,印度現在正要崛起成為一個大國。

日本NHK電視台於2007年1月播出「印度的衝擊」特別系列報導。播出後獲得很大的迴響。

因此NHK再度派出負責在當地採訪的記者和製作人擔任各部的執筆者,再由原駐印度的特派員從稍微不同的角度介紹印度,完成本書。

在印度,永遠會有會有新鮮事。

印度的改頭換面是映照出世界也在逐步改變的鏡子,圍繞它的世界也開始改變,其變化之急速,印度人本身一定也是驚訝不已。

掌握未來新經濟力,從了解印度的「教育革命」、「消費革命」和「政經革命」會帶給世界什麼樣的衝擊開始。


科技城市》印度交通、政治中心、第2大軟體出口區:新德里
* 林曉盈/綜合外電 2008/07/11

新德里(New Delhi)位於印度西北方,是1911年英國統治印度時新遷之都,集總統府、國會和各中央部會於一身。面積42.7平方公里、人口數29.5萬的新德里,若加上整個德里市區,是個面積1,483平方公里、人口約1,600萬的政治城市,人口排名僅次於商業大城孟買(Mumbai)。

在遷都新德里之前,印度原首都為加爾各答(Kolkata)。新德里是1911年英國殖民政權宣布遷都後才開始興建,1931年完工,街道與綠地的規畫均十分完善。

● 氣候夏長冬短 是印度交通中心

地形上新德里幾乎全區位於恆河平原(Gangetic Plain),是個內陸城市。氣候上新德里屬溫帶氣候,終年氣溫介於攝氏4~40度,年均溫為攝氏25度,夏季長(4~10月)、冬季短(11月~隔年1月),年降雨量約714公釐,多集中7~8月,氣候所造成的突發性降雨容易造成洪水、地震等天然災害。

對外交通方面,新德里是印度的交通中心,擁有2座機場、6條鐵路及5條國家道路通往各地,其中甘地國際機場(Indira Gandhi International Airport)於2006~2007年載客量達2,044萬人次,是南亞所有機場中繁忙程度排名第2。進入新德里後,可供使用的交通工具則有公車、大眾捷運系統、計程車及人力車等。

● 跨國零售、金融、精品業者紛進駐

在新德里,政府及其他行政相關部門是最大僱主,而經濟重心又以服務業為主,因此對英語勞動人口的需求龐大,加上印度本身年年升高的經濟成長率及11億人口的內需市場,連帶吸引許多跨國企業來此設立據點,包括零售、金融、精品、觀光等產業。

全球零售業龍頭沃爾瑪(Wal-Mart)看中印度零售市場每年3,000億美元的大餅,及未來5年每年將以7%的成長率擴張,而成為這一波積極搶灘的代表。沃爾瑪進軍印度的第1步,選擇與印度Bharti Enterprises合作,分工上由Bharti負責每家分店的營運,實際掌握商店的擁有權,沃爾瑪則提供後勤、技術及批發方面的Know-How,期於5年內建立數百家分店。

這種藉由與本地業者合作的方式,有助跨國企業了解當地客群喜好,沃爾瑪並非第1人,Levi’s、Reebok、及Marks & Spencer等其他業者均早己採此模式進軍印度。不過不管是沃爾瑪或是其競爭對手家樂福(Carrefour SA),大型購物中心進駐印度將衝擊全國1,500萬家傳統式經營的小鋪及280萬以此維生的人口,基於保護人民而生的政治阻力,將成為跨國零售業者進軍印度的一大考驗。

雖然全印度約有4分之3的人口,每天生活費在2美元以下,不過卻也盛產富翁。根據財經雜誌富比士(Forbes)公布的2008全球10大首富排名中,來自印度的富豪就佔了4名,讓印度成為全球百萬富翁增加最快的國家之一。再加上聚集在首都新德里的,多是支出款項大手筆的政府部門與財力雄厚的跨國企業,民眾財富的累積亦十分可觀,吸引不少金融業者前往。

美林視印度為拓展資產管理業務的重點地區,將先在新德里設立資產管理據點、擴增全國的金融顧問至500人,3年內再擴展私人銀行業務至12個城市、成立20個據點。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則是積極經營金字塔頂端客層,每位客戶至少擁有100萬美元資產,2008年底渣打銀行預計提升客戶目標到1,000個。

世界精品業者路易威登集團(LVMH)和愛瑪仕(Hermes)也搶攻新德里最熱門的黃金據點,路易威登集團更是自2002年進駐印度市場以來,旗下多種品牌如Fendi、Dior、Tag Heuer等皆已在印度面市。

● 軟體及通訊產業也來報到

印度的軟體業之所以能雄踞全球第2,受政府全力扶持的影響很深。先是1991年實施的軟體公司享零賦稅政策與銀行貸款優先權,後有1998年政府設立10億盧比基金,優先貸款予高科技的新創公司,加上豐富的軟體基礎人材,讓位於新德里附近的Noida及Gurgaon形成印北IT金三角,是僅次於邦加羅爾(Bangalore)的印度第2大軟體出口區。

此外,據Gartner預估,印度手機市場極有可能在2009年超越中國,達1.39億支,因而吸引國際手機業者競相投入。以諾基亞(Nokia)為例,其在1995年即進入印度,也在印度各地設有研發、生產據點,不過設於新德里的業務範疇則是以手機、通訊設備及服務為主。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在印度設立的2個製造中心,一為位於德里郊區的Gurgaon,負責手機生產,另一則為Noida,以生產家電類產品為主。而中國的海爾(Haier)亦選擇在新德里設立分公司及研發中心。

● 人潮湧入 帶動房地產及基礎建設

新德里當初是以容納數百萬人口為基礎進行規劃,然時至今日,進駐人口激增使其各項交通設施已不敷所需,加上水電供應不足,整體居住環境欠佳,在全球215個生活品質最佳城市中排名第148。為改造新德里市容,印度城市發展部長於2007年2月提出城市整頓計畫「The Delhi Master Plan 2021」,預計在14年內擴建6.7萬英畝地,建造240萬棟房屋,屆時可容納2,300萬市民。

這樣的計畫大大刺激了房地產,世界杜拜集團(Dubai World)即斥資110億美元與印度最大房產開發商DLF和Hinduja集團進行為期3年的合作案,計劃在新德里和印度中部的馬哈拉斯佳(Maharashtra),興建各佔地8,000公頃的住宅大樓、辦公室、商業中心和學校,以吸引中產階級進駐,這項開發案金額,堪稱印度房地產史上最大宗。信用評等機構穆迪(Moody’s)也估計,印度房地產市場規模至2015年可達900億美元,活絡的經濟成長將順勢帶動辦公室、飯店、購物中心的需求。事實上不動產顧問公司世邦魏理仕(CB Richard Ellis)於2007年底公布的全球辦公室租金排行榜中,新德里已位居第8。

除了致力於住宅與商辦大樓的擴充,印度政府也在2007年宣布5年內投入3,200億美元於交通和電力建設,以為印度經濟後續成長的支撐。聞風而至的歐洲第1風險投資公司3i Group,除過去已於印度投資Nimbus Communications等9家公司外,此番更提出增資計畫,投資標的則包括港口、能源產業和公共建設。

握有行政資源的新德里,加上眾多跨國企業進駐的光環,吸引了大批英語人才流入,無形中助長了零售、金融、精品等服務業的發展;向外擴及Noida及Gurgaon等新德里的衛星城市,則有軟體及通訊產業包圍。新德里的多樣性,促使其未來有無限可能,倘若能再注入空間規劃與基礎建設,全新的新德里絕對令人期待!


印度經濟發展快 被奈及利亞騙子盯上
* 中央社╱新德里17日專電 2009.10.17

歐洲「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組織評為全球最快樂的國家是奈及利亞,最常在世界各國行騙、販毒的,也是奈及利亞人,而近年經濟起飛迅速的印度,已經被這個國家的犯罪集團盯上。

據印度新聞週刊「今日印度(India Today)」最近報導,印度警方不久前逮捕到一名惡名昭彰的「奈及利亞419詐騙集團」的成員。受害者是一名自以為得到1500萬美元遺產的印度海外勞工,在連續被騙匯出共達10萬美元的「申請遺產手續費」後,才感覺不對而報警追查。

報導說:「奈及利亞人滿腦子的犯罪思想,行騙全球,從詐騙信用卡、兜售毒品、非法移民、謊稱樂透中獎、偽稱提供就業到網路詐欺等,無惡不作,如今又將財富正在增加的印度人視為待宰肥羊。」

報導說,警方已發現若干奈及利亞人使用外交官或企業家名義在印度行騙。

據警方犯罪專家表示,在印度查獲涉及外國人犯罪的案件,涉案者至少有80%是奈及利亞人。在首都新德里的中央監獄,目前就囚禁了至少100名奈及利亞人,年齡在30到45歲之間,多數持「商業簽證」入境,涉案名目包括販毒與詐欺。

警方同時懷疑奈及利亞人持有的毒品可能來自阿富汗。

印度警方在處理奈及利亞人犯罪時,最感困擾的幾個問題,卻是認為所有奈及利亞人都帶有愛滋病毒。據德里警察局外事警察組官員拉奧(L.A.Rao)表示,許多警員都不願觸碰奈及利亞人,導致逮捕行動大費周張,此外,女性犯罪嫌疑人在警察接近時,會脫光衣服指控警察猥褻。

據奈及利亞駐新德里大使館領事烏德(I.O. Udeh)表示,在印度境內的奈及利亞人約有3000人,但其中有多少人隸屬犯罪集團,大使館不得而知。

他同時怪罪印度警方說:「印度政府在逮捕奈及利亞人後,不給他們遣返回國機票,導致在短期拘押之後,這些人又出獄再犯。」


憂美傾中 印度總理今訪美
*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 2009/11/22

在印度總理辛赫即將以歐巴馬上任以來首位赴美進行國是訪問的元首身分訪美之際,華盛頓郵報二十一日報導,印度方面眼中的歐巴馬政府兩步失策,已讓印度官員擔心,在美國與亞洲關係中,新德里已經被降為第二級國家。

● 印憂美中 共管南亞

辛赫二十二日將抵達華府進行四天國是訪問,此行意在鞏固自布希政府簽署美國與印度核子合作協議後轉變的美印關係,但印度官員和分析家指出,歐巴馬上週訪問亞洲期間發表的兩項聲明,已經挑起對華府太向中國、這個印度在亞洲地區主要競爭者傾斜的疑慮。

印度官員指出,一個是歐巴馬在東京發表美國與亞洲關係的演說,當中並未提到印度,他們擔心,歐巴馬並未體認到印度對於該國在亞洲地區有更大的企圖,而這點卻是布希時代所鼓勵的。第二個令印度憂慮的跡象,就是歐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的聯合聲明中說,美中雙方「支持印度和巴基斯坦改善和發展關係,雙方願就南亞問題加強溝通 、對話與合作,共同促進南亞和平、穩定和發展」,歐巴馬顯然為北京作為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宿敵之間的調解者打開了大門。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普拉卡什針對美中聯合聲明回應表示,印度與巴基斯坦的爭議,「不能期望第三國家的角色存在,也不需要。」具影響力的印度時報頭條也以中國擁有美國八千億美元國債為例說,「歐巴馬的中國(信用)卡對總理訪美蒙上陰影。」

美方則試圖降低印度的疑慮。國務次卿伯恩斯上週表示,美國追求和中國最好與最健康的夥伴關係,但不會犧牲和印度越來越重要的夥伴關係。

目前任職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前國務院官員、印度裔美籍學者泰利斯說,他觀察到自歐巴馬的東京演說後,印度出現了一種遭美中排斥在外的感覺,「共同聲明讓印度疑懼美中似乎要以某種方式共管南亞事務」。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今年七月才訪問印度四天,會見了印度各階層人士,而且還刻意不去巴基斯坦,目的就是要讓印度感受到美國的誠意。但印度快報在華盛頓的專欄作家莫汗說,歐巴馬一趟亞洲行馬上讓印度人忘記美國的誠意。莫汗說,他很高興美印關係的爭議提前爆發,因為這給了辛赫與歐巴馬有當面解決的機會。

台長: 台北光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