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0-24 16:44:13| 人氣1,0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薪資下滑買房難 經建會邀專家擬對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開放中資,毫無節制。貧富差距擴大將是馬英九至2012年參選連任前,最顯著的政績。2012年連任後,至2016年卸任後,這項與「633政見」完全無關的政績還會遺禍給繼任者,成為所謂「馬郝情結」的創新版。說明一下「馬郝情結」不同於一般的瑜亮情結;「馬郝情結」是後任者老是要處理前任者的失政問題而心生不滿,卻由於同黨而不能公開發出怨言的厭惡感
* 中央社

經濟回溫,房市熱絡,薪資負成長的上班族卻只能望屋興嘆。為落實庶民經濟,貼近人民感受,經建會本週將辦薪資、房價及所得分配座談會,研擬因應對策,讓民眾買得起房子。

主計處公布,今年1至8月受僱員工平均薪資負成長6.79%,不僅減幅創歷年同期最大,平均薪資也跌回民國89年水準。

經建會29、30日將召開為期兩天的「薪資下降、房價上升、所得分配惡化因應座談會」,邀請房地產、總體經濟及所得分配三大領域學者專家與會,試圖研擬因應對策。

財經官員表示,為貼近民眾感受,希望能針對目前薪資下降、房價上升、所得分配不均等議題,協調相關部會找出因應對策。

官員表示,座談會將先聆聽各界專界學者的意見,再評估是否可提出相關政策因應,解決目前房價高、薪水低及貧富差距過大的困境。
 
 
經濟復甦的指標觀察
* 劉憶如  2009/10/24
 
近來許多指標顯露全球經濟復甦跡象,不但亞洲新興市場自去年底、今年初的重大傷害中快速反彈,已開發國家亦陸續傳出好消息。
 
但在這樣的氛圍中,最令人關心的問題仍是:復甦力道是否強勁?復甦步伐又是否穩健?
 
首先,各項經濟復甦的觀察指標究竟告訴了我們什麼樣的訊息?筆者在去年10月23日時曾提出「金融風暴下的五項觀察指標」,建議據以觀察景氣是否回溫。這些指標整體而言目前表現不錯,但復甦之途是否平順,仍取決於全球各國未來政策走向。
 
● 油價攀升憂喜參半
 
第一個正面指標是股價波動率指數(VIX)的下降。股價波動率衡量股價盤中震盪,風險意識愈高時震盪幅度愈大,指數也愈高。這個VIX指數一般在數值10的上下,但在去年9月雷曼事件爆發後,曾達到80的高點,其後一路下滑,目前回到20左右,顯示風險降低。
 
第二項指標為利率價差的下跌。利率價差反映的是資金市場拆借的風險,去年10月時,因為銀行彼此間信心的極度匱乏,不但拆借極為困難,即使借得到錢,利差也幾為正常時候的20餘倍;但這個利率差距自去年10月中歐美各國政府紛紛對銀行間拆借加以保證之後,急遽下滑,今年4月至今更進一步回穩下降,目前甚至已低於風暴前水準。
 
第三個指標為美元的走貶。此波金融風暴雖由美國而起,但在市場極度不安時,美元仍是國際資金的避風港;因此在去年風暴最危急時,美元價格反而最高,例如去年11月時美元指數(此為美元相對於一籃子主要貨幣價格)曾高達88,但昨日(10月23日)美元指數已降至75.18,也就是已回到去年9月風暴發生前的水準,因此亦顯示市場信心的回復。
 
第四個指標為油價等國際商品價格的上升。國際原油價格去年曾有戲劇化表現,自去年7月3日的高點每桶145美元,下降至去年12月22日的低點31美元,當時反映的當然是全球需求的衰退,但隨著今年以來亞洲等新興市場的快步反彈,目前油價已又攀升至昨日(10月23日)的80.84美元。
 
只是石油等商品價格的回升令人憂喜參半,因為雖一方面顯示景氣回溫,但若上升太快太強亦會拖絆復甦的腳步,因此商品價格的未來需繼續密切觀察。
 
第五項指標為美國房價指數仍僅見小幅反彈,這也是目前讓人不敢放心的一個重要環節。這一波金融海嘯的源頭究竟來自於美國房市泡沫的破滅,當初因此引爆的衍生性商品巨大損失,至今仍不易評估。「解鈴仍需繫鈴人」,如果美國房價不能有個像樣的回升,就難免還是令人對未來沒有把握。美國房價指數(Case-Shiller Index)自2006年7月的高點206一路下滑至今年4月的139,目前最新數據也僅回升至144的水準,美國的失業率更已在這個月接近10%,這些都顯示美國股市雖已重回萬點,實質經濟面的表現仍有疑慮。
 
● 政策轉向必須謹慎
 
自澳洲今年10月6日率先全球各國調升利率後,這半個月來亦有許多國家討論風暴是否已過,甚至是否應改採緊縮的財經政策,但1930大蕭條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復甦尚未確定,反向的財經政策可能造成風暴再起,這也是當初1930的風暴為何花了10年才解決的一個重要原因;政策的轉向因此不宜貿然進行,各項影響利率匯率稅制的措施實應特別謹慎為之。


張金鶚:高價屋 消費者不應追價買進
*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2009/10/05

新光人壽昨天以高出底價2.71倍搶下中正區重慶南路土地,不過政大教授張金鶚提醒,市場藉此炒作無可厚非,但消費者用不到這種產品,不應受到影響,追價買進。

張金鶚表示,新壽是壽險業者,資金處理比較特別,昨天出高價搶標,有其特殊性,不應視為市場普遍現象。

他說,就他來看,新光人壽昨天出的價格,明顯是過頭了,事實上,其他建商、壽險業者投標金額也都有一段距離,新壽顯然對市場有些過度期待。

張金鶚強調,目前房市基本面是不好的,就如他在本周三內政部房地產景氣動向調查記者會所說的,失業率依舊在攀升、平均薪資在下降,經濟成長也未明顯回升,再加上交屋潮隱憂、空置率提高等,房市呈低迷藍燈將是長期現象。


房市兩岸熱?張金鶚、顏炳立看法大不同
* 張智堯/台北報導 2009-07-11

中資來台炒熱房地產市場話題;但政大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張金鶚與戴德梁行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顏炳立對房價卻有不同的看法。

張金鶚認為,中資來台、三都升格不會使所得提高,不會使房價大漲;顏炳立從資金供給面分析,中資、台資與港資在台匯流,將使台灣房市成為菁英華人競技場。永慶房屋總經理葉凌棋分析,未來台灣會被重新定位,住宅房價也將跟漲;未來只要利率維持低檔,房地產行情就會持續。

政府公布中國籍人士來台購買不動產辦法後,頂新集團打算入股台北101,也讓營建、資產題材持續延燒。不過,張金鶚、顏炳立與淡江大學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對房價卻有不同的看法。

內政部建研所公布的「第1季房地產景氣動向」,信號分數來到史上最低的6分,更比去年第4季下降1分,連續3季出現藍燈,領先指標大幅下降;

內政部次長林中森認為,房地產景氣綜合指標的領先、同時指標都大幅下降,但廠商對未來景氣普遍看好,顯示基本面與廠商預期不一致,短期可能盤整。

張金鶚關注在「居者有其屋」的基本面,中資來台會使商用不動產與豪宅看漲,但中資不會使民眾所得增加;中資行情目前也只代表資金行情,在民眾的實質所得還是偏低,三都升格的題材也不會使房價大漲。

顏炳立經常帶領投資客參觀房市投資標的,強調港資喜好觀光飯店,會使亞太會館以149億元,重新競標;中資最快在十月發酵,中國前500大國企,會以炫耀式的消費來台買房。

莊孟翰指出,台灣土地買賣是所有權制度,中國是使用權制度;因此,即使投資客買下整個上海,50年後也必須歸還,但台灣不必歸還。政策開放太快,也許能提振經濟,卻衝撞社會穩定發展、拉大貧富差距,因為香港、上海的房市炒作歪風殷鑒不遠。真正有居住意願的上海人、香港人面對好宅與豪宅,大多只能興嘆。

葉凌棋則從房仲的角度分析,遺贈稅調降後,本土資金已經陸續回流;兩岸開放後,本土以外的資金也將流入台灣,台灣房地產難免會跟香港作以較,將會被重新定位;因此,住宅房價也將跟漲,但漲幅不會很大。

葉凌棋指出,未來北縣市外圍第三圈,例如三峽等有捷運站經過的地方,房價約有2成的上漲空間;台北市中心有些物件至少會跟去年520持平,甚至超越;利率會是未來行情的關鍵,只要房貸利率、存放款利率維持低檔,行情就會持續。


房市景氣 林中森、張金鶚多空激辯
* 王莫昀、曾薏蘋/台北報導 2009-06-30

房地產成交持續升溫間,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昨日公布今年第1季房地產景氣對策訊號,不但第1季對策訊號創90年第4季以來先低,只有6分,透過領先指標調查發現,連明年首季房巿也不被看好。對此,內政部次長林中森看法卻相對樂觀。

負責研究的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指出,房地產領先指標大幅下降,顯示基本面在明年首季仍隱含著下向修正的力道。但林中森則認為,從前次辦理2千億優惠房貸,民眾平均每月申貸總額約280億,而4月21日新撥的2千億優惠房貸,卻大幅增加至平均每月460多億分析,房市正逐步回溫,另從廠商調查中也可看出,業者對未來房巿頗具信心。

內政部建研所昨日公布「民國98年第2次房地產景氣動向」調查,98年第1季房地產景氣對策訊號綜合判斷分數為6分,較上一季下降1分,出現連續第三季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而上一波房巿在6、7分盤整的時候是在民國89年至90年間,盤整期間約一年多。

● 建研所:Q1對策訊號創新低

另一項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地產成交量增加,廠商普遍看好未來房巿發展之際,調查中的領先指標綜合指數只有91.97,較上季93.62下降1.76%。

張金鶚表示,領先指標從第1季得到的訊息是看到大幅下降,下降幅度非常大,約1.76%,也就是,如果中間沒有變化,明年第1季房地產表現恐不太理想。

● 指領先指標下降 明年也不佳

對於近來房巿已有回溫態勢,張金鶚解釋那是受到資金面、消息面的影響,但他認為,房市復甦的關鍵是在需求面,但面對失業率居高不下,國民所得並未增加以及租金普遍下跌間,市場應不會太快反轉向上。

張金鶚憂心地指出,房巿不可以只靠消息面及資金面支撐,他擔心業者及消費者可能因此出現誤判。對於外界期待中資,他強調,房巿講究要有人居住,他不認為中資對拉抬房巿景氣會有多大助益。

張金鶚認為,房巿是否好轉,下半年發展將是觀察重點,主要看巿場供給量以及建商的推案量,如果建商一味大舉推案,烘抬價格,將會影響反轉時機。

● 內政部次長發言 避談消費者買不起

但林中森則認為,從消息面、廠商看法以及優惠房貸申辦狀況綜合分析,房巿已有回溫趨勢。他強調,依建研所公布的調查,認為下半年有機會復甦的廠商,幾近6成。看好第三季,認為會轉好的,達到58.4%,維持不變的為35.2%,轉壞的則只剩6.4%,可看出業者明顯偏向樂觀。

此外,林中森從新聞等消息面進行分析,第2季市場利多與利空消息比為57比43,從利多稍高於利空來看巿場,也有回溫趨勢,就市場消息面來看,主要利多消息包括景氣領先指標與消費者信心連續3個月走揚、股市交易熱絡、貨幣供給持續增加等。

台長: 台北光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