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3-19 23:10:03| 人氣94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歐鴻鍊:不反對薩與中建交 總統府:不接受雙重承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Oh My God!
* 中央社

薩爾瓦多總統當選人佛納斯說,今年6月1日就任總統後,將考慮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外交部長歐鴻鍊今天表示,我國是重視台薩如何維持邦交,不反對薩國與中國建交。

外電報導,領導左派叛軍組織「馬蒂民族解放陣線」(FMLN)轉型成為政黨的佛納斯(Mauricio Funes)說,他將與台灣的使節和中國的官員在首都聖薩爾瓦多討論與北京建交事宜。

歐鴻鍊上午在立法院受訪指出,到目前為止,外交部的評估是台薩邦交不會生變,兩國邦誼穩定。他認為,佛納斯原擔任記者,雖由左派推舉,但從未參加游擊隊活動,意識形態未必是左派,佛納斯成為候選人後,中華民國駐薩國大使館就積極接觸,並讓佛納斯了解台薩合作計畫內涵。

佛納斯的總統就職典禮將在6月1日舉行,歐鴻鍊表示,通常友邦元首會向總統馬英九發出邀請函,站在外交部立場,當然規劃馬總統親自出席,但是否成行還是要看總統時間。

歐鴻鍊稍晚答覆民進黨籍立委蔡煌瑯質詢時表示,「我有自信台薩不會斷交」,「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中國有趁虛而入的動作」。

外交休兵是否要以邦交國的數字為觀察指標?歐鴻鍊認為,新的外交思維就是要跳脫數字迷思,重點應放在是否大幅提升國際參與以及與無邦交國家的實質關係,外交政策的推行不能以單一事件論斷成敗。

外電報導,領導左派叛軍組織「馬蒂民族解放陣線」(FMLN)轉型成為政黨的佛納斯(Mauricio Funes)說,他將與台灣的使節和中國的官員在首都聖薩爾瓦多討論與北京建交事宜。

外交部長歐鴻鍊受訪時,以巴拉圭為例,去年巴國新任總統魯戈當選後也曾說過要與中國建交,但經過中華民國駐巴國大使館積極溝通,魯戈瞭解雙邊合作關係的必要性後,決定繼續與台灣維持邦交關係。

外交部發言人陳銘政下午表示,中華民國十分重視與薩爾瓦多的邦交關係,外交部會積極聯繫,讓佛納斯充分暸解台薩合作計畫內涵,強化雙邊合作關係。

陳銘政強調,在外交休兵的氛圍下,外交部會積極在無邦交國發展經貿的實質關係,但不會發展正式的外交關係,外交部相信對岸也應該要有這種默契。


■ 總統府:加強和友邦關係 不接受雙重承認
* 中央社

外傳友邦薩爾瓦多總統當選人佛納斯考慮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今天表示,政府希望加強和既有邦交國關係,「當然不可能接受雙重承認」。

王郁琦說,政府現在推動活路外交,加強和既有邦交國的關係,並促進和非邦交國實質經貿文化交流,「基本上也不會反對中共和我們的邦交國發展『實質關係』」,「但我們不會去挖中共的邦交國,當然也不希望中共挖我們的邦交國。」

至於媒體追問若邦交國主動和中國大陸建交,王郁琦說,「誰主動、誰被動很難講」,但無論如何,政府希望加強和既有邦交國關係,「當然不可能接受雙重承認」。

王郁琦指出,中華民國和邦交國的互動,一定會讓兩國人民都能互惠獲益,並會進行有意義的援外工作。


■ 歐鴻鍊:若參與WHA不成 戰場移聯合國案
* 中央社

外交部長歐鴻鍊今天表示,外交部對今年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審慎樂觀」,但如果不能成功參與,政府準備在聯合國案積極推案,把戰場拉到聯合國場域。

WHA將在5月18日召開,台灣今年要如何推案,成為今天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的質詢焦點。

民進黨籍立委管碧玲表示,她獲得訊息顯示,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3月初訪問新加坡時,已與對岸談好方案,確定今年台灣不在WHA提案,馬政府4年任期內也不會再提出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與聯合國案。

管碧玲並指出,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詹滿容跟她說,今年北京會藉由與WHO秘書處私訂的秘密備忘錄(MOU),要求WHO幹事長發函邀請台灣時,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名稱成為WHA觀察員。

歐鴻鍊答詢表示,管碧玲指稱的內容,外交部沒有參與;不過,政府不能接受任何透過北京的私函,也不會接受成為「WHA 副會員(Associate member)」,如果WHO幹事長要發函邀請台灣成為WHA觀察員,應以各國共識為基礎。

他說,台灣參與WHA的方式、名稱與身分等細節,須待兩岸商談,並爭取各國支持;目前兩岸之間還未展開技術層級官員的協商,但外交部對此已進行沙盤推演。政府會堅持台灣與會的名稱一定要符合尊嚴、務實、自主與彈性等4項原則。

歐鴻鍊強調,政府鎖定的目標就是要成為WHA觀察員,假如今年未能成功,「我們準備在聯合國案積極推案,國際空間還是要採取積極的作為來爭取」,「如果WHA今年不成,我們會把戰場拉到聯合國」。

對管碧玲的說法,國安會官員了解後表示,詹滿容從未有這樣的發言,管碧玲所指完全子虛烏有。


■ 沈呂巡:參與世衛案是兩岸和解的一大考驗
* 中央社

比利時荷文「時報」日前刊登台灣駐歐盟代表沈呂巡的專訪。沈呂巡說,經濟是台灣脫離與北京長久衝突的契機,而今年參加世界衛生組織案將是台灣與中國和解的一大考驗。

專訪刊登在第11版政治經濟版,幾近整版篇幅並配一張照片,標題為「台灣駐歐盟代表沈呂巡觀察到脫離與北京長久衝突的契機:經濟是中國與台灣間和平的接合劑」。

對於台灣與中國的修好是否對台灣在外交上的孤立會有任何改變?沈呂巡說,我們接收到各種不同的訊息。如果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談的是政治對話,他應該言行一致,並結束對台灣的政治施壓。

對於台灣試圖參與「世界衛生大會」,沈呂巡說,「我們現在已經得到若干訊息,這次也許會成功。但是我們還不知道,你不能只聽他們所說的,還得要看看他們所做的,世衛一案將是台灣與中國和解的一大考驗」。

沈呂巡還強調,台灣了解到沒有一國願意危害到他們與中國的經濟關係,這也就是台灣試圖向美國及歐盟表明台灣不是麻煩製造者,也完全沒有意圖去強迫西方國家危害他們與中國的關係,雖然其他幾項議題如與中國的貿易赤字、西藏及中國人權情況已經危及他們與中國的關係。

荷文「時報」以中國和台灣都在國際金融危機中遭到嚴重打擊,在爭取國外投資方面,提出是否會造成與台灣之間的摩擦問題,沈呂巡認為,這次的危機給了雙方更好的合作契機。

尤其,北京及台北的代表團將再次進行協商。而議題之一,就在於如何共同因應全球金融危機。

對於過去幾年,中國以經濟強國崛起,獲得美國及歐洲特別的關注,是否對台灣不利的問題,沈呂巡表示,在經濟方面,台灣不是侏儒,中國人口是台灣的58倍,領土是台灣的265倍,但中國的經濟規模僅是台灣的8倍。何況中國的高科技產品有70%是台灣廠商投資生產。

至於台灣是否愈來愈認為自己是全球進入中國市場的捷徑?沈呂巡指出,由於與中國的關係改善,台灣現在手上有了一張新的王牌。

藉由與中國簽署合作協議,台灣擁有進入中國63個直航開放港口的許可,想要前往這些港口的國家可以藉著台灣的協助而達陣。

因此,在幫助西方國家的公司到中國投資這一方面,台灣擁有非常好的條件。雖然台灣在經濟上的重要性與在外交上的重要性完全背道而馳。

1968年創刊的「時報」(DE TIJD),是比利時唯一的荷文財經金融專業報紙,讀者群涵蓋高階企業經理人、財經主管、投資公司、金融界人士以及消費能力較高的個人,也觸及意見領袖及政學界具決策力者。


■ 中國民間人士聯合抵制官方媒體
* 中央社

數十名中國大陸文化界和法律界人士發表聯合聲明,嚴厲批評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官方新聞媒體,譴責這些媒體多年來「製造謊言」。

簽署聯合聲明的中國人士表示,他們將以不聽、不看、不訂閱、不購買的方式抵制這些媒體。

聲明起草人、北京資深媒體工作者凌滄州向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表示,簽署這份聲明的人士對中國的言論自由狀況感到不滿意,因此採取這種「溫和的抗議」。

聯合聲明指責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宣傳喉舌在中國人民『摸著石頭過河』的迷失道路上推波助瀾……從對各類群體抗議事件、災難或所謂負面新聞的片面、延遲報導或不予報導,到央視為三鹿奶粉質量唱讚歌,這些宣傳喉舌們歷盡煽呼、忽悠之能……。」

除了不聽、不看、不購買行動,凌滄州等人還打算不再參加報導失實或隱瞞重大事實的媒體相關活動,「包括被邀請當嘉賓、做現場觀眾,接受採訪等,即使這樣做有損經濟利益也應該忠於良知」、「抵制在報導失實或隱瞞重大事實的媒體投放廣告的廠家商家產品」。

這些人士還呼籲盡可能在網路論壇、部落格、電子郵件、手機簡訊等一切媒介上轉載合乎中國法律的真相文章,傳播事實真相。

至於抵制行動效果,凌滄州說,「也許別人看來可能是比較消極吧,但假如很多人都採用這種消極抵制的方法,我覺得新聞、資訊提供的服務商會有所考慮。」

凌滄州在今年1月中旬曾發起抵制中央電視台洗腦的網路公開信。

近年來中國大陸媒體不時出現一些「揭露」性質的新聞,但報導發表後,相關記者和媒體有時反遭調查。

北京「財經時報」去年秋天報導中國農業銀行違規,被指違法,遭禁3個月。被停刊的原因是主管部門認為「財經時報」違反「媒體不得異地監督」的規定。

曾因報導中國官員腐敗被監禁、今年2月抵達加拿大的中國記者姜維平曾表示,揭露當權者的不法行為需要極大的勇氣,但不應被中國記者作為逃避責任的藉口。

台長: 台北光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