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22 10:51:41| 人氣9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經濟》銀行猛抽銀根 台商叫苦!房市?穆迪看空中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記者林庭瑤/台北報導

海基會台商考察團昨(21)日抵達東莞,大多數台商反映融資困難的問題。東莞台商說,中國銀行同意貸款給台商,實際上口惠而不實,貸到款項的台商少之又少,現在碰到金融海嘯,中國銀行猛抽銀根轉貸中國廠商,台商經營雪上加霜。

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領軍的台商考察團,昨天抵達中國東莞,先到東莞台商協會參訪,中午接受該國東莞市委書記宴請,雙方對協助台商的措施交換意見。

東莞台協昨天舉行周年慶活動,出席人數超過1,000人,晚宴場面盛況空前,海協會由副秘書長王小兵在主桌與高孔廉一同餐敘。

高孔廉表示,此行會見珠三角台商,主要瞭解台商經營面臨的需求,也轉達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慰勉台商在中國打拚的辛勞。

與會台商轉述,東莞台商向海基會反映許多問題,包括中國向台商徵收加工貿易保證金的問題,如果台商沒有廠房土地,中國還要加徵風險保證金,對台商是個不小壓力。

其次,台商反映中國官方對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力,第一線產品很快就被中國企業仿冒並在市面上大量銷售,台商向地方政府反映問題多次未果之後,不僅助長了仿冒風潮,也直接侵害台商投資權益,更危及台商在當地轉型升級的研發能力,為什麼現在台灣媒體還反過來指責台商在中國不得人心?

台商反映最多的還是在融資困難的問題。台商說,中國的華夏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同意貸出款項給台商,實際上貸到的台商少之又少,現在碰到金融海嘯,中國銀行抽銀根,台商生存更為艱難。

海基會考察團向台商表示,政府提供許多輔導台商產業升級的措施,經濟部明年預算編列增加60億元信保基金,擴大對中小企業融資協助。

兩岸三次江陳會明年將持續協商,議題包括台商投資保障協定、避免雙重課稅及金融往來,海基會這趟中國行是在為相關議題提前做準備。


* 記者邱詩文/綜合報導

信用評等機構穆迪(Moody)最新報告指出,對未來12到18個月中國房地產開發業的評級展望維持負面,因為銷售量放緩與信用緊縮,使開發商營運的不確定性愈來愈高。

穆迪19日最新發表題為「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流動性緊縮和銷售放緩所帶來的持續性風險」的報告表示,中國的受評房地產開發商在短期到中期內將面臨嚴峻挑戰。

中國證券時報報導,報告作者之一的穆迪分析師曾啟賢表示,銷售量收縮、房價下跌,以及今年上半年的土地收購,導致資產負債表的流動性和財務狀況惡化,以致我們在過去六個月需要採取多項負面的評級行動。

該國京華時報報導,報告的另一名作者穆迪高級信用評級主任蔡承業表示,隨著目前在建項目逐漸完工,新房供應增加會進一步打擊房地產市場;他指出,中國近期雖宣布減稅並放寬貸款限制,一些地方政府也採取措施鼓勵消費者購房,但這些措施的影響仍是未知數。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10月以來中國推出一系列房地產救市政策,但似乎並沒能逆轉該國房地產市場的頹勢。

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11月10日到16日這一周,北京、上海、天津、大連、南京、蘇州、杭州、深圳、廣州、廈門等15個主要城市,平均成交量較前一周下降了5%,較去年同期降幅更大幅下降了49%,銷售均價則較前一周下降2.8%。

高華證券房地產行業分析小組認為,成交量的回落反映市場信心尚未回穩,以及近期中國政府房地產救市措施效果有限,高華證券估計,按照目前的銷售速度,要消化截至11月16日的餘屋,將需要長達23.2個月的時間。

另外,今年10月房地產開發投資較去年同期僅成長11%,6月的數字則是38%,顯示地產開發商投資的意願降到低點。

不久前舉辦的2008地產金融年會上,華遠集團董事長任志強也表示,預計中國今年可能有1.5億到2億平方米的土地閒置,這些土地也至少需要兩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消化。


■ 外銷業績不佳 中國台商轉向內銷市場
* 特派記者華英惠專題報導

這波金融海嘯會持續多久,沒人敢預估,廠商紛紛調整營運策略,因應民眾消費習慣緊縮。亞太地區最大的家具出口廠商台昇集團,原計畫把高附加價值產業鏈最後端移回台灣,並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但現在策略改變,轉而加強開拓中國內銷市場。

在東莞舉行的名家具展覽會上,有「家具教父」之稱、台昇集團董事長郭山輝,展示將開拓內銷市場的新產品。

台昇把這些準備進軍中國市場的系列產品稱為「艾特屋」,為與美式風格產品區隔,艾特屋系列產品設計簡單的線條,尺寸與設計符合中國人的消費習性,價格則走中階價位。自外觀設計到價位,都是針對中國消費者,希望獲得中國消費者的認同。

「進入內銷市場,最困難的是品牌認同」,台昇集團的一名主管表示;進入內銷市場,必須採取新的經營模式,包括材料的採購、製造,到資金調度,都必須以內銷業者的運作模式營運。這對自外銷市場切入內銷市場的台商來說,一切都是初體驗,必須從頭來過。

除了爭取中國市場,台昇還有多項因應不景氣的措施,包括整合資源;在採購原材料方面,直接與國外廠商洽談,爭取最優惠的價格。

另一家生產戶外家具的台商錫山集團,也採取相同作法,除了把中國青島、天津、廣東順德等地的工廠切割開,各自負責營運外,同時開發系列休閒產品,進軍中國市場,成為外銷業者躲避不景氣的避風港。

對於外銷業者來說,轉型進入內銷市場,心裡總有掙扎,一名中國台商提到將轉做內銷市場,臉上的表情非常不自然地說:「內銷市場的遊戲規則,畢竟是完全不同於外銷市場。」

【2008/11/22 聯合報】

台長: 台北光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