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21 16:42:16| 人氣9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小林善紀對馬扁皆失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陳宗逸 2008/10/09 第655期

阿扁執政八年,台灣本土政權崩潰,個人操守問題不斷,造成了台灣前途的巨大危機;而馬英九上台後急著去台灣就中華的表現,也讓小林善紀對台灣的前途憂心不已。

八年前曾經在台灣引起轟動的漫畫《台灣論》作者小林善紀,近日在雙週刊SAPIO裡刊登的連載漫畫《新傲慢宣言》第二十章中,提出了他對台灣在二○○八年政治環境丕變後的看法,引起日本社會的關注與討論。

■ 台灣史當本國史 李苦心被扁糟蹋

小林善紀一向關心台灣前途、台日關係和日中關係等議題,對於台灣獨立運動的友善和支持更不遺餘力,但是觀察台灣在總統大選之後,由親中集團接手台灣,以及迅速向中國傾斜的政治情勢,小林善紀在最新漫畫作品中,對台灣做出了悲觀的評斷,他甚至認為在傾向中國的政治勢力掌握台灣統治之後,李登輝「將會變成中國史上的第二個汪精衛,成為中國民族主義者謾罵唾棄的對象而受盡磨難」。而對陳水扁時代的八年,以及李扁關係的崩潰導致台灣獨立運動前途的黯淡,小林善紀也都有尖銳的看法。

在漫畫中,小林善紀不掩飾他對台灣的失望和無奈,特別是對前總統陳水扁的失望。他曾經在二○○○年八月,陳水扁剛當選第一任總統之後,特地來台灣向阿扁訪問與取材,當時他對台灣前途的樂觀期待,曾經在《台灣論》中,有頗多描寫。時隔八年,台灣本土政權崩潰,陳水扁個人操守問題不斷,造成了台灣前途的巨大危機,小林善紀回顧了這段歷程,他認為這八年是個「幻夢」,「由於個人的貪污問題,陳水扁在總統這個位置上,無法讓人民感到信賴感,導致政權搖搖欲墜。」

他特別提到,「陳水扁將中國歷史當做『本國史』,李登輝時代苦心經營的『台灣史』史觀,特別是『認識台灣』的課程,都在陳水扁任期之內被撤廢。現在的中小學生,還是在研讀有那些『當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內容的教科書。」小林善紀長期關注日本歷史教科書的問題,對於中國民族主義干預歷史觀的作為非常不滿,他原本期待台灣在本土政權掌舵之下,能夠突破中國史觀的限制,達到建立台灣獨立史觀的目的,但是陳水扁政權八年的作為,顯然讓他失望不已。

■ 扁言論攻擊老李 重創台灣派的心

對於陳水扁政府對待中國史觀的態度,不只小林善紀在這八年時間徹底失望,已逝的台籍學者伊藤潔,在二○○一年八月,也曾經為了陳水扁發言要日本「不該歪曲事實篡改歷史」,教訓日本「該顧及鄰近諸國感情」。對於當時阿扁的發言,伊藤潔不掩飾憤怒,認為陳水扁是「只照顧中國人心情,無視台灣人尊嚴被踐踏的台灣總統,也難怪被中國看得扁扁。」尤其令伊滕潔當時憤怒的,是那些接受陳水扁「責備」的日方人士,包括拓植大學總務長小田村四郎等人,都是日本保守派的精神領袖,長期對台灣有深厚情感,更讓伊藤潔不解。

小林善紀在漫畫中繼續指出,「在扁政權第二任期時,李登輝對阿扁大量開放企業對中國的投資,且貪污問題加上政治運作的空轉有所批評,阿扁遂對李登輝產生憎恨。」但是,小林善紀認為,「李登輝的用意,是認為台灣除了國民黨、民進黨二大黨的競爭之外,基於民主政治和社會正義的要求,還必須保持有第三勢力,這是李登輝的信念,阿扁卻將這種信念視為是對民進黨執政的挑戰。」

也有不少人觀察到,從二○○四年三月,李扁在二二八牽手護台灣時,本土陣營的振奮與團結,讓阿扁僥倖贏得第二任期,之後整個情勢突然逆轉,直到當年年底民進黨立委選舉,開啟對台聯的攻擊,導致立委無法過半,進而有次年的扁宋會,衍生出後續政治風暴和災難,讓本土政權一路崩潰,關鍵點就在民進黨欲將台聯「置於死地」的戰術。尤其阿扁在電視上,針對李登輝個人的言論攻擊,所謂「正名制憲,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我不是你的兒子」等言論,當年更徹底傷透台灣派陣營的心。

■ 改選制修改憲法 本土政權被摧毀

小林善紀觀察到,「由於對李登輝的憎恨,陳水扁竟然要民進黨和國民黨合作修憲,將立委的選舉制度徹底改變,不僅人數減半,還將選舉區制度改成小選區比例代表並立制。」「小選區比例代表並立制,對於日本的二大黨制度是有利的選擇,但是對台灣的選舉生態、政治勢力等考量,不能拿日本來做比較,台灣捨德國制而就日本制,導致了對國民黨壓倒性的優勢,這是陳水扁『對台灣人最大的背叛』。」

在當年,曾經與李登輝親自談論過立委選舉改良構想的人士透露,「不只立委人數不該減半,甚至還要加倍,擴大規模,這樣才有空間培養台灣派陣營的政治實力,李登輝的改革想法,是反其道而行,事後證明,李登輝確實有遠見。」而民進黨主導的選區制度改變,不只讓本土陣營崩潰,國民黨勢力得利,甚至「阿扁還將整個改革責任,全部推到林義雄的身上去。」

「憲法的修改,甚至讓這部主張『台灣為中國一部分』的憲法更有固定化、確認化的事實。修憲之後,陳水扁讓台灣獨立運動的合法途徑被永久封閉。」小林善紀認為,「造成的結果,讓台灣不再是台灣,而成為『在中華民族主義下的中華民國』。」

■ 馬去台灣就中華 台獨前途增黯淡

小林善紀評斷馬英九,認為「他的父親是隨著蔣介石在中國內戰中敗逃來台灣的外省人權貴,馬英九本人雖說『我是台灣人』,他的定義卻是『在中華民族下的台灣』,馬英九的台灣,是種鄉土意識,而非國族意識。」「馬英九上台後,在一夕間將陳水扁政權末期的正名運動全部取消,包括總統府名稱上的台灣字樣,『中華、中正這些名稱的復活』,以及解禁和中國通航,在尖閣島(釣魚台)事件中的強硬手段,都是馬英九『去台灣就中華』的象徵。」但是,小林善紀解讀,「李登輝認為,馬英九曾經有在美國留學的經驗,對於民主、自由和人權的價值觀,有一定的領受,所以不會輕易簡單地將台灣與中國統一在一起。」「這是李登輝原本不出席馬英九就職典禮,而後又出席的原因。」

台灣獨立運動的前途黯淡,世界各國也要負起責任。小林善紀認為,「國際社會對台灣獨立派的冷落,希望台灣和中國維持現狀,這樣的聲音反而強迫將台灣往中國的那邊推送。」「而美國的布希政府,原本針對中國對台灣攻擊,將會義務協助台灣防衛的底線,也因為伊拉克戰爭陷入泥沼化,而呈現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台灣推動公投加入聯合國,竟然是陳水扁政權末期,在政治上遭遇困境時,才努力推動而成果有限。」

■ 小林善紀藉畫筆 沉重表達憂慮情

「二○○○年,我畫《台灣論後記》時,曾經認為當時在建國道路上行走的台灣,『正在創造一個神話的時代』。在那個時候,李登輝這個名字,也如同在神話中一般的傳奇。」小林善紀感嘆,「但是八年後,台灣可能很快地被中國併吞,而李登輝這個名字,也將從神話般的名字,變成了如同支那事變(盧溝橋事變)中,對日本採取協調主義的汪精衛(兆銘)一樣,成為被中國人永久唾罵的名字。」

「日本要有所覺悟,台灣將很快的變成中國的自治區,台灣海峽也會是中國的內海,」小林善紀覺得,「中華民國的國民黨,和中國的共產黨開始親密化,會讓最起碼反共的一個國家消失掉,未來將只剩下一個反日的中華民族主義國家存在而已,而這甚至不能稱台灣是一個國家。」「日本為什麼要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支持一個反日的國家進入國際社會,對日本沒有好處。」

「我畫《台灣論》,剛好紀錄了台灣走向獨立之路的過程,紀錄了台灣人曾經做過獨立的夢,也紀錄了台灣拒絕被吸入中國黑洞的文獻。未來這真的只是變成一場夢,亦或是神話的復活?」挺台灣意識不遺餘力,從日本的歷史憂心台灣前途,小林善紀藉著畫筆,沉重地說出了他的憂慮。

台長: 台北光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