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26 09:52:44| 人氣1,07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學者:不能吃的 就不應該放寬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台北市消保官陳柏菁昨天到量販店檢查含三聚氰胺商品下架,但衛生署朝令夕改,讓消保官與業者都顯得無所適從(記者陳俊吉/攝影)
* 記者林河名、洪敬浤、劉惠敏/連線報導

衛生署訂定三聚氰胺含量標準為2.5 ppm的容許存量,絕大多數食品衛生、毒物專家都不同意;雖也有部分醫界人士認為微量三聚氰胺進入人體很容易排出,但認為毒奶粉暴露的食品衛生問題絕對要重視。

曾任衛生署長的民進黨立委涂醒哲表示,從醫政專業角度來看,衛生署訂定三聚氰胺含量標準為2.5ppm引發軒然大波,是把「檢測值」與「核可值」混在一起;對食品不得檢出的物質,牽就儀器檢測能力,容許存在食品中。建議衛生署應重新公布,三聚氰胺的核可值為零,另一方面再來加強檢測能力。

國立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長權表示,在不能確定人體忍受標準之前,不可作為食品使用的東西就不該存在。他不認為其他國家會跟隨台灣訂定的標準,反而擔心此舉會衝擊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中山醫學大學副校長王進崑說,三聚氰胺是化工原料,美國、歐盟都禁止添加到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的乳製品就是黑心食物;台灣放寬標準,「等於開放黑心食品來台」。他建議政策要再轉彎,回歸「不得檢出」的標準,才能確保健康。

台中榮總毒物科主任胡松原說,三聚氰胺是製作美耐皿原料,不能吃,不會被消化,他警告,除了腎結石還有致癌的危險,「政府放寬標準,我很難理解」。

不過,台北榮總毒物科楊振昌醫師認為,2.5ppm的標準雖然沒有經過人體實驗,但就毒物的資料來說,少量三聚氰胺進入人體後一天就會排掉,毒性很輕微,不會累積,也沒有致癌性,應該可以接受。但他強調,毒奶粉事件暴露的食品安全衛生問題值得重視。

楊振昌表示,衛生署藥檢局的儀器可以測到1.0ppm以下的三聚氰胺,美國可測出0.05ppm,但國內大部分檢驗機構的儀器靈敏度沒有這麼高,因此必須訂出可供檢驗的標準。至於部分飲料的塑膠容器、包裝中會溶出三聚氰胺,因此歐盟去年訂出容器釋出量不能超過30ppm。


■ 毒奶… 豬不吃 人比較賤?
*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衛生署將食品的三聚氰胺含量標準由零改為2.5ppm,不過負責飼料管理的農委會,堅持飼料不得檢出三聚氰胺,形成「人吃可以、動物吃不行」的怪現象。

農委會強調,動物即使吃了含有三聚氰胺的飼料,也不會影響人類健康,但是三聚氰胺會製造飼料「高蛋白」假象,養殖業者等於是冤大頭,因此必須取締。

對衛生署的三聚氰胺含量標準,酪農協會大表不滿。理事長顏志輝質疑,三聚氰胺是有害的化工原料,並非食品添加物,根本就不應該在乳製品中檢出。一旦就地合法,將導致廉價的劣質乳製品傾銷入台,甚至影響整體產業,協會將向衛生署抗議。

漁業署前天發現屏東上興公司生產的魚飼料含有三聚氰胺,所有產品立刻封存,並循銷售管道追回。漁業署長沙志一說,這批調合飼料使用含三聚氰胺的南韓烏賊粉,產品總量是二百零五公噸,已售出一百八十三噸。漁業署除了封存還在廠內的原料與成品外,也循業者出貨管道通知養殖戶停用,並且儘快回收。

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表示,過去未將三聚氰胺列為飼料的應施檢驗項目,已著手修訂相關規則,把三聚氰胺納入檢驗。

【2008/09/26 聯合報】

台長: 台北光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