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19 17:23:53| 人氣1,256|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俄侵喬治亞 德將調整對俄政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世局多變
* 柏林十九日專電

俄羅斯大軍入侵喬治亞,舉世嘩然,迫使一向與克里姆林宮關係密切的德國,也有意調整對俄羅斯的政策。德國政府表示,對德國、歐洲聯盟與俄羅斯的關係來說,南高加索的戰事意味著「轉折」,未來的合作得仔細檢討。

德國政府副發言人史提格昨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德國無意孤立俄羅斯,不過未來雙邊關係應該建立在共同的價值和目標上,「使用武力和入侵主權獨立國家」,當然不屬共同的價值。

一向作風低調的德國外交部長史坦麥爾,措辭也比過去強硬。德國外交部網站報導,史坦麥爾昨天在斯德哥爾摩與瑞典外長畢爾德晤談後指出,喬治亞的領土必須保持完整,俄羅斯的軍事行動明顯「超過界線」。

德國是俄羅斯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俄羅斯是德國主要的能源供應國,德國過去一直是與俄國關係最密切的歐洲國家。

為了避免惹惱俄羅斯,今年四月,德國才與法國等西歐國家聯手,在羅馬尼亞舉行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高峰會議上成功回絕美國和東歐國家的請求,阻止烏克蘭和喬治亞參與「會員資格行動計畫」,為加入北約鋪路。

不過,俄軍大舉入侵喬治亞,重振前蘇聯權威的意圖明顯,不僅曾遭蘇聯入侵的捷克等東歐國家擔心歷史重演,對德國等西歐國家而言,也無疑是當頭棒喝。德國因此有意修正對俄羅斯的外交政策,批評莫斯科的力道不斷加強。

德國國際政治與安全研究所的國際安全專家凱姆,在柏林「每日鏡報」撰文表示,俄羅斯奉行如帝國般的外交政策,趨勢相當明顯,不論承認科索沃獨立、歐洲傳統武力條約、或與委內瑞拉等獨裁國家來往等議題,都與歐盟的意見不同。

他認為,西方與俄羅斯要走向真正的夥伴關係,關鍵在於俄羅斯是否願意放棄十九世紀的霸權思想,走向二十一世紀的交流合作,不過莫斯科目前顯然毫無意願。

德國總理梅克爾上週末與俄羅斯總統麥維德夫會晤時,也直言譴責俄國「不成比例」的軍事行動,並在喬治亞首都特比利西公開為喬治亞加入北約背書。

應美國要求,北約二十六國外長今天將在布魯塞爾集會,討論喬治亞的情勢。


■ 想恢復大國地位 德專家:俄恐步入死巷
* 柏林十九日專電

俄羅斯大舉入侵美國力挺的喬治亞,美俄關係緊繃似乎預告冷戰再起。不過德國的專家分析說,俄羅斯國力充其量只是中型的強權,菁英階級卻想恢復前蘇聯時代的大國地位,這次大動干戈不僅無助國際聲望,反而只會讓俄國在國際舞台上步入死胡同。

德國國際政治與安全研究所的俄羅斯專家施若德在「商報」評論說,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俄羅斯的經濟實力約與法國相當,只佔美國的百分之十四,而且光自然資源和能源就超過出口總值的三分之二,出口結構與第三世界的國家一模一樣;由於超過一半出口到歐盟,如果歐洲市場一切斷,經濟馬上陷入危機。

另一方面,儘管俄羅斯擁有數量可觀的核子武器,蘇聯解體十五年後卻亟待更新,傳統軍力也嚴重退化,對付四百萬人口的喬治亞或許綽綽有餘,但沒有能力在全球扮演重要角色,與八零年代的超級強權蘇聯無法相比。

因此施若德認為,將美俄在喬治亞的對峙比喻成冷戰再起沒有根據,因為冷戰的前提是兩個實力一樣強大的集團,當前的俄羅斯卻只是中型的強權,而且必須在歐洲和東亞兩大經濟區塊夾縫中尋找自己的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近年來大賺能源財,俄羅斯的菁英階級開始陷入懷舊的情緒,希望恢復過去的大國地位,無奈實際的能力有限。施若德預期,這種對自身角色誤判的落差,未來仍將繼續主宰俄羅斯的外交作為。

回到當前喬治亞的危機,施若德分析說,喬治亞攻擊境內親俄的南奧希夏,在當地得到聯合國授權的俄國軍隊除了反擊外似乎別無選擇,不過俄軍除此之外還佔領了阿柏克茲亞,而且拒絕撤軍,不願把維和的責任交給國際社會,對俄國的外交處境將帶來嚴重的後果。

首先,俄羅斯這次大動干戈,引起鄰近國家極度擔憂,例如對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小國來說,現在的俄國彷彿是以前的蘇聯,獨立國協的成員也不會太高興,法國和德國則視為是扶持科索沃獨立的報復,而美國更因為地緣政治利益遭挑戰而被惹毛。

施若德預測,在這樣的國際氛圍下,對俄羅斯來說直接的影響就是難以與歐盟磋商新的夥伴與合作協定,由於拒絕讓聯合國和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介入調停,在國際組織的地位也不可能上升,甚至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都可能面臨阻礙,看來俄國在南奧希夏的作為,只會讓自己步進死巷。

【2008/08/19 中央社】

台長: 台北光點
人氣(1,256)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涉外事務 |
此分類下一篇:相信他平靜如昔
此分類上一篇:新加坡人可戶外示威 建國後首次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