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30 13:55:12| 人氣1,1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張榮豐:密談與草約 應回歸國會監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記者鄒景雯/專訪

台灣海基會今天將與中國海協會會談,但傳出蘇起於總統大選後即先在香港與對岸會談一事,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前國安會副秘書長張榮豐昨日指出,這顯示此次海基與海協的會談僅餘儀式意義,國人更應關切密談與草約的內容和過程,蘇起在新政府尚未成立、個人尚未就任前的此舉,合法性如何?是否簽訂其他政治性承諾?這些未為國人所悉的檯面下交涉,有必要回到國會監督體制接受檢驗。

備替代案 削弱對方籌碼

具有多次對外談判經驗的張榮豐表示,談判理論上有幾個核心概念,首先,談判是透過雙方認知價值的交換,達到自己所要目標,其次,出去談判,須準備兩個計畫,一個是談判計畫,二是替代方案,即BATNA(Best Alterative to Negotiated Agreement),替代方案準備得愈強,談判實力就愈大。

他舉例說,「王牌對王牌」電影中,一位談判專家於談判前與太太吵架,他因此抱怨,他可以說服對手,卻無法說服妻子,他太太則回答,因為你沒有一把槍可以指著腦袋,這就是沒有替代方案很典型的例子。因此,如何強化替代方案,可以削弱對方的籌碼,是談判中很重要的佈局。

第三個概念是可協議空間,稱為ZOPA(Zone of Possible Agreement),談判前必須弄清楚雙方是否有協議空間?若無,就不必談了。更重要的是,要看清楚談判的情勢是零和或非零和?通常涉及主權問題多為零和,例如承認一中,要創造雙贏很困難。事務性議題則有較大的非零和可能。

預示日期 犯下戰略大錯

第四,要區別這次的談判是只有單次(One-shot Game),或是在建立一個長期談判關係,前者必須積極尋求自己最大利得;後者則要求取自己與對方利得加起來的極大。假若自己設定談判結束的時間,將非常不利,好像告訴對方我的冰淇淋再過幾分鐘就要化了,對方只要稍加延遲就贏了。這次預示七月四日,就是戰略大錯。

張榮豐還說,談判的決勝點經常不在談判桌上,而在事前的程序性磋商上,因為程序磋商可以確認我方關心的議題是否進入實質談判?例如這次大家關心貨運包機,以及觀光客跳機後的遣返問題,都沒有列入。

他認為,以談判理論檢驗兩會會談,閣揆劉兆玄在五月三十日立法院答詢時說,已簽「草約」,加上蘇起等馬團隊選後與對岸「密談」的消息,則談判事實上已做過了,兩會會談只是儀式性表演,相對來說已不重要,剩下的只是姿勢好不好看、藉此對國內投遞什麼訊息而已。

草約已簽 會談變成儀式

他指出,國人更應關切的是,前面的密談與草約,進行與簽署時間是五二○前或新政府上任後?之前,蘇起是以什麼身分去談判?是否根據授權的合法性?特別是草約的談判與簽署人是誰?是否有個人利益考量與道德風險?是否向對岸承諾其他政治性的議題或框架?由於過程完全不透明,蘇起應向國會報告,政府也應在不違反機密的情況下,向國人提出說明!

張榮豐說,若是就任後,則五二○至五三○不過幾天就急簽草約,究竟要達成什麼談判目標?新政府也許是為了振興經濟,但必須考慮其外部效果,例如是否排擠美日旅客?未來國內公共設施品質是否會因此下降?這些都需要配套措施。

台長: 台北光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