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19 09:11:06| 人氣6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救股市 中國對策有限 舉棋不定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編譯盧永山/綜合18日外電報導

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主席李晶表示,中國政府阻止股市續跌的政策選擇有限,由於中國亟欲打壓通膨,此舉恐波及企業獲利,任何救市措施可能招致失敗。

李晶表示,中國政府可能限制企業發行股票,增加國內銀行和保險公司投資股市的資金,調高外資投資中國股債市的規模。李晶說:「與其他最近公布的措施一樣,這些措施只能短暫提振投資人信心,很多投資人認為,中國政府控制物價和宏觀調控的措施,是導致大企業獲利下滑的原因。」

連跌十天的滬深300指數,週三收盤大漲5.23%;今年以來下跌44%,為彭博追蹤的88個主要股市中表現第二差;由於中國加緊控制物價,滬深300指數從去年10月16日創下歷史新高5,877.20點以來,迄今已回檔49.10%;中國人民銀行去年六度升息,今年也多次調高銀行存款準備率。

李晶指出,調高銀行存款準備率,顯示中國政府的政策重心在於控制通膨;今年初中國股市開始下跌,中國政府曾推出一系列救市措施,包括恢復新基金的發行、停止對基金收益課稅;在上證綜合指數從去年高點回檔50%的兩天後,中國政府更在4月23日宣布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由0.3%降至0.1%。

李晶認為,中國政府的救市措施效果會愈來愈有限,投資人會愈來愈關注政府的救市措施,而非股市基本面。

由於中國股市跌跌不休,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罕見地在網站上發布「中國證券投資者調查問卷」,廣泛徵求各界對於拯救股市的措施。


■ 亞洲面臨嚴重通膨 各國升息救急
* 編譯盧永山/特稿

中國股市因通膨升溫而跌跌不休,印度、菲律賓等亞洲股市也受相同因素影響而疲軟不振,顯示通膨威脅已讓亞洲經濟與世界脫鉤的理論幾乎破功。

很多分析師先前認為,次貸危機是美國的問題,亞洲是資金的避險天堂,甚至成為機構投資人的核心持股;但美國聯準會為拯救經濟而大幅降息的舉動,已成為中國等亞洲經濟體的毒藥,因為這些國家面臨嚴重的通膨問題。

去年中國被視為商品價格大漲的幕後推手,如今很多分析師認為,聯準會將利率降至2%,導致美元大幅貶值。國際過剩游資為尋求避險,紛紛轉進石油和其他軟性商品,才是造成商品價格飆漲的主因。

商品價格飆漲的後遺症十分明顯,中國、印度、菲律賓、印尼等國家,最近紛紛調高利率以抑制物價上漲,其他亞洲國家可能跟進。

越南5月通膨升至25.2%,凸顯新興市場的通膨問題不容小覷,在物價飆漲之下,越南經濟難以正常運作,現在連越南盾都對美元走貶;中國5月通膨7.7%,雖然不及4月的8.5%,但5月生產者物價仍達8.2%,在煤炭等若干燃料價格大漲下,預料物價將持續上漲。

分析師指出,中國不可能無限期控制物價和提供補貼,燃料價格勢必上漲,可能導致通膨惡化;匯豐控股預估,如果今年油價盤據在120美元之上,中國為壓低油價所提供煉油廠的補貼金額,可能高達270億美元,佔年度預算的4%。

聯準會大幅降息,導致國際熱錢湧入中國,希望尋求更高報酬,並炒作人民幣題材;中國4月外匯存底增加745億美元,主要就是因為投機性資金湧入,儘管中國進行資本控制,但成效有限,市場預料這些資金最後還是會流入金融體系裡。

台長: 台北光點
人氣(69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全球產業展望 |
此分類下一篇:國際機場的蛻變與新商機
此分類上一篇:中國問題》營運環境惡化 跨國企業停止擴廠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