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06 18:52:59| 人氣1,2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介入非洲事務 中國付出代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約有兩百名來自歐加登民族解放陣線(ONLF)的武裝分子於四月廿四日攻擊位於衣索比亞東部的中國石油化學公司(Sinopec)子公司中原石油探勘局(ZPEB)的石油探勘設施。該公司位於衣索比亞東部索馬利(Somali)州的設施,共聘雇有卅七名中國人與一百二十名衣索比亞工人,並由一百人衣索比亞軍人提供安全保護。此一攻擊造成九名中國人死亡、七名中國人被綁架,以及六十五名衣索比亞工人死亡。這是近年來中國在非洲遭受的最嚴重攻擊。

中國介入非洲事務已經有數十年,而最近幾年間,中國加速在經濟、軍事與外交領域的介入,並將主要焦點放在取得自然資源之上。此一轉變使中國開始在非洲被批判為「帝國主義」,而在非洲南部,此一警戒尤其強烈。從那米比亞到南非以迄尚比亞,越來越多的國家抨擊中國趁機介入地主國的內政,並且在取得自然資源的問題上過於貪婪。這些抨擊使北京當局在近年來刻意安排一系列高層官員訪問非洲,謀求緩和非洲人的反對情緒。儘管如此,中國在非洲的活動卻在近期遭遇到日益升高的壓力。

在奈及利亞,在地的武裝分子最近取消不綁架中國人的不成文禁令,因而五名中國人於今年一月初在該國河州(Rivers state)被綁架,其後兩個月間,又有九名中國人在該國的阿南佈拉(Anambra)州被綁架。今年二月,就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啟程前往非洲進行正式訪問之際,肯亞蒙巴薩的中國人社群遭到襲擊,造成一名中國工程師死亡與另一名中國工程師重傷。而現在,中國又在衣索比亞遭遇到最嚴重的攻擊。

這些攻擊顯示,北京當局刻意安排的友好訪問與額外的經濟投資,並未緩和非洲人對中國人的警戒。中國現在必須面對棘手的安全問題。在此之前,中國在非洲的投資相對安全,並且獲得在地國政府的保護。但是,這些攻擊發生後,北京當局再也不能無限期地認為中國在非洲的活動安全無虞。

如此一來,中國在非洲的外交政策—以汲取自然資源為重心的政策—便面臨兩難。中國現在必須決定在多大程度上介入非洲在地國的內部安全議題。例如,在衣索比亞,攻擊中國石油設施與人員的歐加登民族解放陣線,全數由索馬利族群組成,他們為了自治,已經和統治族群阿迪斯阿巴巴(Addis Ababa)作戰數十年。如果中國要確保安全,就不可避免地要介入這場衣索比亞內戰,但如此將會坐實帝國主義的指控。

北京當局正在重新檢討非洲政策。一方面,中國迫切需要非洲的自然資源來支撐中國的經濟發展,且在非洲的外交活動還能給予中國更多的外交槓桿,其中包括對付台灣的槓桿。另一方面,強力介入非洲安全事務將耗費中國的力量與資源,並因此帶來反效果而導致中國更容易變成被攻擊的對象。就像西方各國的經驗顯示,用安全手段來維護經濟利益,將必須支付極為高昂的代價。如果中國企圖成為全球強權,那麼,北京當局就必須支付這些滾雪球的代價。

台長: 台北光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