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4-10 12:14:30| 人氣2,1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媳婦紀錄──坐不住的家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發生的重大社會事件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尤其是關於家人姑嫂婆媳的問題,幾乎每個人都會有的家人關係所以特別會引起公眾的共鳴與討論,家呀!是人的避風港,這讓人靠岸的港灣如果總是狂風暴雨讓人待不住,為了安全與健康也會把人給逼走的。

 

我之前寫過這兩篇

http://mypaper.pchome.com.tw/15sister/post/1368463946

婆媳論壇──樓上的房客

 

http://mypaper.pchome.com.tw/15sister/post/1370825810

婆媳論壇──客人、家人與主人

 

家讓人待不住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歸屬感與不安定。在這個家沒有屬於自己的空間或者是自己的空間卻沒有隱私之外在公共空間也沒有個位置好好待著,在這個地方人沒有辦法安心自由的待著,那這個地方自然就留不住人,若離開了或許還是件好事,表示有能力也看得開,最怕的就是待不住還不搬開或是搬不開,那結下的樑子真的是深仇大很!被朋友辜負了大不了不再見面,可是家人之間的連結卻是錯綜複雜,所以那種長年累月積下來的仇恨一旦爆發,會讓人感嘆不是家人嗎?怎麼會有這麼重大的傷害?

 

很久很久以前有部電影「與敵人共枕」,一對夫妻看似幸福的生活著,可是老公是個暴力份子,只要老婆有讓他不舒服的感覺他就會打老婆,這男人還有強迫症,家裡的毛巾一定要線條對齊擺放,櫥櫃裡的罐頭也要整齊疊好,甚至罐頭正面統一朝外如同賣場那般。女主角逃離男人躲藏起來生活,但男人發現老婆詐死之後就是要逮到老婆教訓不可。某天,女主角回到租屋處打開櫥櫃看見整齊擺放的罐頭時,馬上就嚇得哭了出來………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hotos/a.248192138530437.82593.220440724638912/2095750507107915/?type=3&theater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3/10的貼文裡有一段──

pps. 我認識有人的重點,與其說是乾淨整潔,不如說家人的生活「要按照她的方式」。譬如,物有定位,但只能是她的定位,而且只有她可以改,其他人不能亂動,如果沒徵得她的同意,就會挨她的罵。所以家人回家像住旅館,大小事都要被她管,比較少那種「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的放鬆與安全感。

 

家喔!有時候好像是這樣喔!感覺是主導的那個人自己的家而其他人都是房客那般的在這個房子生活著而已,不只是生活習慣和物質某種程度的「獨裁」還有精神上、行為上的「統治」。

 

像我提過的,以前小時候只要聽到爸爸回家的聲音,在客廳的孩子們便會一哄而散,因為只要爸爸一回家,電視遙控器就會握在爸爸手上,要不然就是心情不是很痛快的話誰碰上就是誰倒楣,「夠孝順」的就別走留著當父親的出氣筒吧!沒電視可以看之外爸爸看到人就會要人做事,要人做這個、做那個,家裡的事情就是出一張嘴,甚麼事情就是要喊人去做,有一回我待在客廳無聊的跟著看爸爸看的節目,爸爸也會突然想到要我馬上起來去洗他的車子?!他心血來潮養的許多寵物他也從來不餵,都是叫老婆或孩子去餵寵物清寵物的籠子大便甚麼的,坐在沙發上要喝水從不用自己去斟,吃飯也是這樣,我家老爺說他在我娘家開了眼界,他從沒看過人要添飯是直接空碗端向誰誰就要去添來的,這大老爺的派頭和這個距貧窮線不遠的家庭有夠格格不入的………

 

而在婆婆家都是以婆婆的喜怒哀樂主導全家人的快樂與否,老爺媽的心肝寶貝老大的快樂是最要緊的,再來才是她自己,只要讓他們倆不痛快的人事物,老爺媽就會「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的站出來捍衛,在這個家像我這種沒地位的小媳婦是憑甚麼讓大少爺和夫人不高興啦!老爺媽也都是以自己的標準在要求其他人,可是弔詭的是,她的標準是拿來檢視媳婦而不是她自己的,所以她來我家嫌這嫌那髒,我總是很不解老爺媽怎不看看自己家裡?妳家就有很乾淨?

 

我覺得喔!「家長」是很考驗智慧的位置,聽過有人說公公稱為「擔官」婆婆稱為「擔家」,父母是擔當和承擔責任,就我個人會覺得有些父母卻是認為自己是這個家的「主人」因為他認為自己賺錢養家承擔家務所以他把他的家人當成僕人在使喚與支配。

 

就說我爸爸吧!原本就大男人的他又被我媽慣得任性沒有擔當,以前當老闆的架子始終如一,其實原本給父親斟茶倒水拿拖鞋這種事情子女來伺候也沒甚麼,重點就是在於,他被慣得「失能」,他不是不能自己做而是他不要做,到現在喝茶吃飯都要人盛好放他面前,用完餐從來沒有收拾過,就算每天無所事事無聊至極每天兩公婆生活在一起他還是在討伺候,我媽也就算了她自己願意,可是對其他家人們來說這種使喚的態度與口氣實在讓人忍無可忍!

 

以前婆家顧人怨的大嬸對媳婦也是這樣,她就是不能看到誰閒著沒事幹,那個誰去拿甚麼、那個誰去洗東西、那個誰去整理整理……不管是不是她的媳婦她都要使喚,不管需要不需要做的事情她就是要安排,老爺媽使喚我不夠還把我獻出去讓那個巫婆使喚還不許我反抗,都不知道為何那時的我會蠢成這樣!

 

老爺媽對其他家人也是隨她的意思去支配使喚的,她現在要做甚麼就要人馬上去做,她要我做甚麼我就得去做,但為什麼這些事情就是要我做其他人不必做我也是不了解,在她的心裡自有她的排序吧!該是低階人員的工作當然是最卑微的那個去做呀!不管那是不是該她的工作。對媳婦是這樣對她的孩子也是這樣,她認為一定要做的若她的孩子認為沒必要她就會生氣,怎樣都要達到這目的的話就會去使喚人來完成,好比老大生兒子時的油飯要分送親友老大覺得沒必要他不要做,老爺媽就認為不做不行,但叫不動老大就只好叫老二來送,但問題是干老二甚麼事?

 

這個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以「主人」的痛快為痛快,其他人難道都只是跑龍套的嗎?我的長輩讓我覺得難過痛苦的我都會記在心裡,我不斷的思考著應該怎樣當家長?我如果要我的孩子做事或幫忙我都會問你現在有空嗎?或者十分鐘之後可以幫忙嗎?還是問他甚麼時候可以?對於不急的事情或者孩子該做的家事我會說你自己安排個時間搞定吧!

 

看電視打電動這種事情很多家長會覺得哪有比爸媽的命令(正事)重要?問題是你有這麼急嗎?你看電視也會想看個段落吧?你打電動也會想玩到一個關卡吧?是火燒屁股了需要馬上把孩子從椅子上拔起來嗎?其實喔!我覺得我這樣給空間時間得到一個還不錯的結果,那就是孩子不會叫不動,他會自己安排斷點起來幫忙,如果他知道我很急的話會放下手邊的事情來幫忙,因為會覺得媽媽認為他的事情很重要(就算是看電視或打遊戲)所以媽媽的事情也很重要,但重點是,我請他們幫忙的不是使喚人的那種事情,好比服務媽媽個人,我請孩子做的幫忙的都是公眾的或者他自己的事情,所以孩子們服務媽媽個人的事情就變得主動又甜蜜,我也可以撒嬌要孩子們幫我做我現在懶得動的事情,我想事情是這樣吧!好比倒水給媽媽這件事情吧!媽媽要喝的水一向就是得要孩子去倒,孩子的感覺就會是使喚,但媽媽偶爾嬌嗔要孩子「幫忙」就是一種愛與情感吧!我覺得我們的社會有一個很壞的觀念就是「好命」的認定就是凡事都讓人伺候,你是缺手缺腳嗎?凡事都要人伺候才能感覺被愛嗎?記得韓劇有句台詞說「談戀愛就是自己能做的事情非要對方做」,偶一為之是甜蜜啦!但甚麼事情都不做丟給你做看甜蜜不?還有伺候也要看是甚麼事情吧!之前看網路貼文有個女大生分享說自己不會塞棉條所以都是男朋友幫她塞………這叫甜蜜喔?我真是老了…………

 

前一陣子發生的姑嫂事件,我的感觸也很深,看看自己或身邊親友的婆媳姑嫂之間,有好關係的真的是………幾乎沒有,現在沒鬧開的也只是早晚的問題而已,住在外面的不想回去,住在一起久了的便是水火不容,分開住了就是老死不相往來了!聽老爺說起上回去婆家她媽說起大媳婦又是淚眼婆娑,我實在不明白這眼淚是在哭訴甚麼?在那樣的相處之後這不就是必然的結果嗎?是說我也是不解老爺媽到現在還是認為她對我「最好」了為何我現在對她冷淡至此?!我也滿腹疑問老爺媽的所謂的「好」怎麼跟正常人認定的都不一樣?!她對我好喔?為何我一點都感覺不到?難道是「打是情罵是愛」只是我不懂領旨謝恩?

 

聽一位節目來賓說的被朋友辜負了大不了別來往,但是家人親戚之間就是有很多牽絆,沒有辦法離開就只能一直累積嫌隙,恩怨積累到人性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時候就會發生悲劇。老爺媽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強逼老大夫妻住在家裡不許搬出去,所以她的付出都被視為理所當然有啥好感謝?還有就是,有位專家說有些家庭的女主人會以自己所認定的標準去要求其他家人,不管其他家人做得如何她都不滿意,而她想要其他家人聽命於她時並不認為需要徵詢他人,她要其他家人做事就都是指使與使喚支配,以前我最討厭我爸或者我大姊要我做事情,不是我不要做也不是不要幫你忙,但你能不能不要人立刻馬上就必須動起來,尤其是幫你做你自己的事情時,總是不管別人現在有沒有空?人家想甚麼時候做就甚麼時候做難道不行一定要配合你的一時興起?

 

老爺媽也是這樣,她想要大掃除的時候就喊人馬上動起來,但她喊不動也不愛打掃的那個寶貝兒子就可以爽在沙發上?!這個家如果不能讓人待著有自主權那這個家就是主人的地方,其他人就會對家沒有歸屬感,所以我成家之後,我若需要幫忙或要孩子做事我一定會先問咱們幾時來做甚麼可以嗎?要不然就是會問孩子多久之後可以幫忙,還有就是為什麼甚麼事都要我做主?我常會問孩子怎樣做比較好?既然這個家是大家的,為何總有主人來安排發號施令?所以以前只要聽到我爸回家的聲音,所有在客廳的孩子就一哄而散,因為待著就沒好事當然就閃人哪!

 

我一直不斷的思考反省自己當人家太太、媽媽有沒有犯甚麼錯?因為這些角色是我自己的選擇,那些我無法選擇的角色讓我受了很多苦,我好不容易慢慢擺脫那些痛苦之後當然必須記取教訓,關於我自己選擇的角色我應該要好好扮演,怎樣讓家人在家都可以有安定感有歸屬感,認同並喜歡這個家,人不管到哪裡總會想要回家,想要得到安慰和溫暖就會想到媽媽,對我來說,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娘家與婆家還有我要不起的那種母愛(媽媽或婆婆),曾經讓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很悲哀,但我想如果自己有能力愛自己並且給自己的家人愛,我也可以建立一個家,沒有母愛支持但我可以是支持孩子的母親,對於自己被辜負不被愛的那些過往好像也只能一笑置之,不想再被傷害也不想覺得虧欠,就算扯平了好吧?

 

停車位這件事情

http://mypaper.pchome.com.tw/15sister/post/1374988194

媳婦紀錄──誰的停車位

就是我們家在婆家地位的呈現,這反映的就是我們家的無奈,關於那個家與那個媽,不想再受傷害就只能告訴自己別在意,但不在意就是整個都不在意了,不管是這個地方、這些事情和那些人………這個家就是這樣把人越推越遠的,我也不知道老爺媽的眼淚現在只能讓我家老爺去安慰她卻又總是這樣傷害他,再這樣下去,以後妳的眼淚只能自己吞下去了…………

 

我記得年輕時在台北工作寄住在姊姊家,有一回放假回媽媽家,那時家裡沒有我的房間,總是捅婁子的手足和她的老公也在媽媽家住,記不得是甚麼事了,我氣憤地拿著行李就去車站,在車站卻不知道要去哪裡?好像連一個可以好好哭泣的地方都沒有,那種悲哀……住在婆家的一些時日,做得再認份也都只是應該的而已,老爺媽總是讓我心情不好,傷心在哭或是不想下去吃飯都不被允許,好像在這個地方就只是得要應酬不能有自己的情緒和空間,也有這種悲哀………

 

家喔!不就是能讓人安心的在這裡生活、在這裡盡情的喜怒哀樂?長輩在怨嘆責怪晚輩都不把跟妳住的那個房子當成家而是成為房客的時候,不妨想想,是誰做了甚麼讓人變成房客的?可惜!長輩們如果會這樣想也就不會那樣做了吧?讓我錯亂的是,當初我們夫妻般離開老爺媽的房子時,老爺媽還認為我們傻,後來還嘲諷我們跟她住的老大夫妻攢了多少錢不像我們又要房貸又得自己帶孩子還得自己煮飯,還會因為我們存不了多少錢而鄙視我們,但如今呢?我們憑自己的努力掙得一片天地,那因為跟老爺媽住存了很多錢的老大夫妻帶著那些錢買了好房子搬了出去,所以當老爺說她媽又為了大媳婦流眼淚的時候,我可不可以請她想想其實這些都是她自己做得來的她會不會比較甘願些呢……

 

我想應該是這樣吧?妳的家喔!妳希望是妳可以安穩待著的家但對其他人也是如此呀?如果沒有那個胸襟去接納也不願意跟其他人分享,分享這個房子的空間、尊重他人的自主權,而別人也無法分擔家事和開支,妳可以做的,也許就是放大家各自去發展吧!就不會像現在這樣,留來留去留成仇了……………

 

台長: 十五姊姊
人氣(2,107)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媳婦記錄 |
此分類下一篇:媳婦紀錄──配角的母親節
此分類上一篇:媳婦紀錄──霸王餐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