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12 02:13:25| 人氣2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精神同在,愛相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作佛時 所有眾生 生我國者 遠離分別 諸根寂靜

若不決定成等正覺 證大涅槃者 不取正覺”



過去李老居士說”遠離分別”是”戒共定”.

”諸根寂靜”是”定共戒”.

戒定慧三學是圓融的.

雖然有次第,但不礙圓融,

這就是華嚴境界.

次第,圓融同時下手.

圓解.圓修.圓證.

這是圓頓根性的學人.

讀華嚴經,無量壽經,這是培養圓頓根性最好的教學.



希望諸位同修多讀,多聽.

有疑,一定要問.

斷疑才能夠生信.斷疑才能夠圓解.

古德也常說”諸法實相”.

我們把它換一句話說,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真相是什麼樣子?



金剛經裡佛說”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這是實相.

又說”如露亦如電”.

也是說的諸法實相.

夢幻泡影在說”我相.人相.”

如露亦如電在說”壽者相”.



這首偈就是解釋四相.

四相是世出世間一切法相.

你真正通達明瞭,你怎麼會執著?

一切相都是虛妄的.這才真正認識實相.

真正明瞭啊!

所以,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是夢幻泡影.

所以,遠離分別,

他在這些境界裡面,諸根寂靜.

永遠不分別.不執著

我們要真的去做!這裡頭受用無窮!



這樣學習,這樣精進,若不決定,

佛就不取正覺.

這個願文我們要仔細看清楚.

不要到時候,我們不能往生時,

到最後怪阿彌陀佛說話不算數.

你不能把阿彌陀佛這裡頭說的話搞錯了!

這裡頭說得很清楚!不要誤會!



”若不決定成等正覺 證大涅槃者 不取正覺”

這就是往生的條件.

遠離分別,諸根寂靜,確實有程度不相同.

我們要認識清楚,要認真努力,求生往生淨土.



善導大師說48願.

他說”定成正覺願”,光明無量願”,”壽命無量願”,”諸佛稱嘆願”

與”十念必生願”,

這5願是阿彌陀佛的真實願.



光明無量,壽命無量,諸佛稱嘆,各是第13,15,17願.十念必生是第18願.

這是48願的核心.

”定成正覺願”這是五願其中的第一願.

由此可知,不但阿彌陀佛,一切諸佛如來,只有一個心願.

希望一切眾生早成佛道.

佛的願心如是.

佛的言行,為眾生說法.為眾生作示範.

勸導一切眾生,早一天回頭,早一天覺悟,早一天作佛.

我們有沒有能夠體會到?!

我們看看自己本人,我們對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有沒有放下?

依舊是嚴重的貪戀.

每天念的是些什麼東西?

分別這些東西,執著這些東西,怎麼會成就?



諸佛菩薩也有願.

希望正法久住.廣利眾生.

正法如何能夠久住?

有真正依教奉行的人,正法才能夠久住.

”依教奉行”這句話不簡單啊!

佛如何教我們的?

雖然佛當年教戒,是3000年前的環境,

3000年後的今天,我們的生活環境完全不一樣.

現在人的觀念,思想和以前也不一樣.

但佛的原理,原則不變.

佛的精神我們要理解.

生活方式可以變,但精神不能變.



佛對物質沒有貪欲.

我們有沒有?

對一切人事物,絕對沒有佔有的念頭,

我們有沒有?

這都是總原則.總原理.

佛是以純粹利益眾生的心,

我們有沒有?



我們有沒有處處幫助別人.

幫助別人什麼?

幫助別人回頭,幫助別人覺悟.

我們要給人做樣子.

假如我們的做法跟社會大眾一樣,過迷惑顛倒,怎麼回?

回也是在六道輪迴裡,也不能擺脫三惡道.



過一般人最簡單的生活.

這個就對了.

佛當年在世,三衣一砵.這是最簡單的生活.

我們今天在這個時代學佛,三衣一砵決定不夠用.

要多加一點.能生活下去就行了.

不能過份.多的要捨,要供養.

要懂得這個道理.

決定不能夠增長貪心.真正把貪嗔癡慢放下.



我們要怎麼做?

做給別人看.

讓別人有所領悟.

我們自己處處表現的處處放不下,

別人怎麼會相信?

佛說到做到,服啊!

我們跟別人講,別人不服!沒做到啊!



所以我們常常聽到許許多多反對的聲音,

能讓我們提高警覺,能提供我們做修學的參考



那我們如果托缽托不到怎麼辦?

自然有佛菩薩示現照顧你.

水只要夠喝就好.飯只要夠吃就好.

不必講求.講求是貪欲.

一定要吃什麼口味,一定要吃....

你又起分別,執著.

你看,分別,執著,妄想又現前.

佛菩薩念頭才一起,第二念馬上墮落.



所以,我們要時時提高警覺.處處提高警覺.

我們這一生才有指望.

看不破,放不下,永遠站在佛門外.也不能往生.

要老實念佛啊!

念念為別人,決定不要有一念為自己.

自己念念給別人做好樣子.



受持,就是依教奉行.

讀誦,經天天要讀.

心行與佛相應,這才得諸佛菩薩的護念,龍天善神的保佑.

為自己決定沒有如此殊勝的感應.

活為眾生活.死為眾生死.

都是做出最佳的修學榜樣.



諸根清淨,就是心地清淨.

遠離分別,就是平等.

清淨,平等就是覺悟啊!

這樣才能得到佛在這裡的保證,決定得生.決定往生.



為什麼功夫不得力?

解的不夠透徹!沒有認真去做!

習氣煩惱現前,還是它作主.

隨順煩惱習氣過日子,煩啊!



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大的轉變.

克服自己最大的困難.

克己作聖.

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跟它相反,我們就成功了.

一點一點的克服.



好比吃飯,有一些不合我們口味的,動了這個念頭我們就要知道,

我又墮落了!

釋迦牟尼佛,阿羅漢.....沒有機會挑的啊!

人家給什麼就吃什麼!

修行在哪裡修?

在生活當中修.

離開了生活,你到哪裡修?



我們吃的,穿的,用的,只要過得去就行了.

不要過份的去選擇.

要懂得這個道理.要知道惜福.要知道財富得來不易.

決定不可以浪費.不可以錯用.

浪費和錯用,有罪過!

罪很重啊!



感謝淨空老和尚講授無量壽經112集.


.....................................................................


講到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不就是在講我們自己的心之魔嗎?

自己的陰陽氣數真的很不容易跳脫,擺脫,

只能努力超越自己,克服自己,

和自己的煩惱習氣作戰!



”活為眾生活.死為眾生死.”

又看到聽到讓我起雞皮疙瘩的話!

感動?!偉大?!

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得護念和保佑!

殊勝?!不可思議?!



至於”諸根寂靜”,還真是令我嚮往耶!

這樣一切都會很美好!很平安!很喜樂!很寂靜!

天下太平!世界和平!一切都太平!和平!

我希求,渴望的不多!只是如此而已!



佛的精神,無論何時,何地,都與我們同在.不會改變!

不就是精神同在!愛相隨!




祝福大家!



















台長: 漫遊在凡間與雲端的仙女
人氣(29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無量壽經 |
此分類下一篇:隨喜功德
此分類上一篇:哪能盡如人願?!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