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2-21 15:53:19| 人氣3,860|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東成立第一個中風支持團體「風中奇緣之友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可愛的Daniel賢伉儷。
 

Daniel是蕭玉鳴修女介紹給我認識的,他原是美國某大公司的總裁,但因多年前的一場中風,從此改變了他既有的生活形態。三年前,他和太太選擇來台東定居,因此認識了聖母醫院和蕭修女。蕭修女告訴我,Daniel想在台東成立一個中風支持團體,希望我們能一起協助。

 

很有意思!台灣的中風支持團體,竟然是由外國人來發起,如同台東的第一個產科醫院也是由外國神父來籌建一樣。看來,我們對於周遭的反應似乎都慢了點。

 

Daniel告訴我,他中風到復健的整個過程,從中風倒地到臥床三個月,然後是一連串苦不堪言的復健與心理調適,他對於自己這個不聽使喚的身體感到相當沮喪,他活得很辛苦,甚至想輕生,全家也因此陷入愁雲慘霧。直到他在美國接觸到中風支持團體,才知道,原來中風的人還是可以有春天的。如今的他可以自己開車、搭機出國、打高爾夫、打乒乓球、甚至打獵,中風支持團體幫助他開啟了一個新的世界。然而一般中風者在離開醫院之後,便完全失去了支持系統,缺乏經驗的家人也無所適從。Daniel說他在台東做復健時,發現有很多和他有著相同境遇的病患,正在經歷他過去所受的苦,他們找不到出路、也不到人問,因為台東沒有類似的中風支持團體,所以他想跳出來分享一點經驗。

 

確實,中風者有中風者彼此才能瞭解的心路歷程,他們需要一個跨界的交流平台。這是好事,聖母醫院當然願意支持,況且醫院所照顧的許多個案應該都有這方面的需求。原以為聖母醫院有居家照護、居家服務、老人送餐、甚至照顧者家庭聯誼會,應該已經做得蠻完整的了,其實還有很多更細膩的進步空間。不過,我比較擔心目前醫院沒有這方面的專業,也沒有專責的醫師。我很坦白地向Daniel說明我們的現況和能力。Daniel倒不擔心,只要我們願意承擔,其它部分他可以協助。

 

不久,Daniel提供了許多美國中風支持團體的組織章程與相關資料,又介紹了幾個朋友給我認識,包括昕怡、NEO和另外幾家醫院的骨科、復健科、精神科醫師等,他們也樂意一起來協助。因此,我們找到了需要協助的個案、整合了醫療、社福、宗教等社會資源,經過了幾次籌備會議之後,於101211日,在聖母健康會館正式舉行「風中奇緣之友會」成立大會,這是台東第一個協助中風病患的支持性組織,希望結合社會資源、集思廣益,幫助中風繼續勇敢向前、迎接生命。入會資格完全沒有限制,完全免費,日後,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六上午,將固定在聖母醫院聚會。

 

昕怡在大會現場協助翻譯,她是醫師娘,整個籌備過程相當盡心。她和先生都是當然志工。

 

 

Daniel夫人(左一)苦口婆心地勸大家,一定要去做健康檢查。聖母醫院院長林瑞祥(左二)教授分享他在加拿大的經驗,也提到台灣的健保其實有提供四十歲以上每三年一次的免費健檢,應該好好利用。

聖母醫院執行長(左三)則是分享了一個中風復健的成功個案,那人因為有三個老婆,所以他說他一定要振作重新站起來!哈哈,他說重點是找到自己的支持系統,而不是鼓勵中風者娶三個老婆。

 

 

看到這麼多中風者來到健康會館,我們才發覺會館的空間及無障礙設備雖然有,其實仍不夠細膩。我們一起再加油!

台長: 亞特蘭提斯的追夢人
人氣(3,860)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台東聖母醫院 |
此分類下一篇:懷念可愛的「蛋糕修女」蕭玉鳴修女
此分類上一篇:Rascals and Fathers All Need Hospice Care

亞特蘭提斯的追夢人
Taiwan Lambaréné
這本書便是由一位中風的嘉義女中退休老師所翻譯完成的。他也是一個令人敬佩的長者。
2012-02-21 15:58:45
慕欣
我觉得在这方面,大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恭喜台东地区有了第一个中风支持团体,让中风患者有了复健的希望。我也有个亲戚患有中风,第一次患病后一直在家自行康复,恢复得还算可以,但去年复发后,整个人瘫痪在床,也有脑萎缩的病症,经常神志不清。由于患者个头比较大,差不多有100公斤,家人难以照顾,便将他送往老人院。对于这类患者,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好的家庭康复方法?如果大陆有类似的团体,相信可以给此类患者更多的帮助,至少在心里上。
2012-02-22 09:57:48
kevin
這實在太棒了!!
開放的心 集合成一個開放的地方
2012-02-22 09:59:03
自由時報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
有需要就去做。」六十八歲美國人丹尼爾(Daniel),中風後在美國中風支持團體獲得相關知識與心靈支持,隨妻子定居台東,發現台東竟無中風病友最需要的支持團體,打破國籍藩籬,決定成立台東第一個中風病友支持組織,要助中風病友走出身體不便。

丹尼爾原在美國擔任科技公司總裁,九年前一覺醒來發現右半身中風癱瘓,當時感覺自己快死了,丹尼爾說,半癱後生活全變了樣,只能用糟糕透頂來形容,失去朋友、曾為病痛沮喪、大發雷霆,甚至自我傷害。

住院五個月期間,丹尼爾在妻子鼓勵下努力復健,終於抓回感覺,自己走出醫院大門,但許多中風相關疑問卻無法從醫院獲得,最後走進中風支持團體。

「他們把我當親人一樣看待。」丹尼爾表示,病友最知病友的苦與需求,透過各項講座與活動,如今他可以自己開車、搭機出國、打高爾夫、打乒乓球、甚至打獵,中風支持團體開啟他病後的新生活。

四年前妻子決定到台灣教英語,丹尼爾也跟著定居台東,在台東做復健時,發現有許多病患與他有相同處境,卻找不到出路、也無人可問,與台東聖母醫院討論後,藉美國經驗,跳出來發起台東第一個中風支持團體「風中奇緣之友會」。

「我們對周遭的反應似乎慢了點。」台東聖母醫院執行長陳世賢表示,台東第一個產科醫院是由外國神父籌建,沒想到台東的中風支持團體,也是由外國人發起。

陳世賢說,中風病友因身體上的不便,易躲在家裡,丹尼爾提出想法後,才發現醫院的居家服務、送餐個案中,有許多是中風病友,遂克服萬難,助丹尼爾成立台東第一個中風病患的支持性組織。
2012-02-23 11:08:21
Dan
Wow, seeing as how the interview was just yesterday afternoon, the person from UDNgroup jumped right on this, didn't they, [one of the interviewers was a very nice udn staffer, named Queena and she is the one who seemed especially interested in the whole thing]! I don't know about me and that poor rubber ball though. It looks as if it is about to break down and send me through the ceiling, lol.

I hope that everybody involved will take satisfaction [and credit] in realizing that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moving what was just one person's idea, into a reality that ma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a lot of people. Bottom line? Hoorah for STROKE SURVIVORS in Taiwan!

After getting your email, I used GOOGLE TRANSLATE and below, is the best it could make of the article which I'm sure, makes more sense in Chinese, [but this will give you the "drift" of it].
Love,
Your favorite Survivor, Dan, aka Daniel, aka Cong Kerwin
2012-02-23 12:11:5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