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8-02 12:55:38| 人氣2,4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與人與神與神之間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二〇一一年七月,第十二屆宗教與和平生活營順利落幕,結合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一貫道、天帝教、統一教、天德教、軒轅教、伊斯蘭教、天地正教、巴哈伊教、天道等宗教,超過一百多名不同信仰的宗教人士,在一起共同「生活」三天,不空談理論,而是將和平化為實際的行動,體驗靜坐、彌撒、禮拜等不同的宗教禮儀,參訪世界宗教博物館、一貫道道場、指南宮、天帝教總會、聖家堂、台北清真大寺、大雄精舍等道場,不僅受到熱情的歡迎,同時也讓學員們大開眼界,原來不同宗教之間的交流有這麼多的可能性。

 



2006世界宗教與和平大會在日本京都舉行.jpg


宗教界最大的愛的團體

二十世紀末,當時的美俄兩大核武強國處於冷戰,全人類的生命緊繃在毀滅性武力的詭異平衡之中,全世界主要的宗教領袖有感於和平行動的必要性,由庭野先生(Nikkyo Niwano)及總主教費南迪斯(Archbishop Fernandes)發起「世界宗教與和平協進會」World Conference on Religion and PeaceWCRP),在19701016於日本京都舉行第一屆會議,來自39個國家、十個主要的宗教,400位宗教領袖齊聚一堂,希望建立宗教夥伴關係,使宗教對政治能產生有效的影響力,促進世界和平。該會重點工作有四項:一、建立國際性和地區性的團隊;二、舉辦各種組織階層的會議和討論會;三、促進宗教界與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的合作;四、有計畫的發展宗教交談與和平行動。例如,西非獅子山歷經十餘年的內戰,叛軍殺害幾萬民眾,甚至剁掉其手腳以殺雞儆猴,意圖逼迫民主的總統下台,數十萬難民需要重新安置,幸獲和平協進會等宗教團體居中協調,共有52名人質因而獲釋;還有安頓海上漂流的越南難民計畫、救濟非洲旱災,幫助百萬名因為AIDS而成為孤兒的孩童等,WCRP無疑地是全世界宗教界最大的愛的團體。一九九五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給予世界宗教與和平協進會提高到「完全諮詢地位」(Full Consultative Status)

 

左起華梵大學馬遜校長、第一二任理事長馬天賜神父、第三四任理事長淨心長老、蕭家振總幹事、周善行秘書長。
 

 

台灣亦於一九九四年由天主教馬天賜神父,邀請佛教、基督教、天帝教,共同發起成立「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Taiwan Conference on Religion and PeaceTCRP),期望藉由宗教、文化、教育及社會關懷等方式,增進各宗教間之瞭解與合作,發揚人性的真、善、美,並促進社會的和平與進步,TCRP是目前國內最具規模的跨宗教組織,共有十四個宗教團體,會員雖不滿百人,卻多為各團體的主要決策者,確實能發揮實質的合作。例如,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各宗教團體以最快的速度與最大的動員力深入災區解救同胞,並獲得日本宗教與合作協進會的經費贊助,成立「陪伴連絡網」,以廣播節目與《陪伴月刊》作為各團體物資整合與災區實況報導的工具,是國內最大規模的一次宗教合作。而1995年起開始舉辦的「宗教與和平生活營」,讓年輕人有機會認識不同宗教的朋友,體驗不同宗教的理念和修持方法,一年舉辦一次,由前任學員擔任幹部負責策畫,輪流在不同宗教機構舉行,培養胸襟寬闊、視野遠大的青年才幹。

 

不同的宗教能如此和平共榮,幾乎是另一項台灣奇蹟,五十年來居中斡旋的馬天賜神父是最關鍵性的角色,他總是把別人的事情擺在第一位,凡是涉及到需要各宗教合作的活動串聯,沒有人比馬神父更能讓人信任了,他不僅是教廷少有的宗教交談代表,更是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宗教界代表。馬神父影響了許多人的宗教「態度」,包括身為佛教徒的我,我和他始終是不同信仰、不同國籍、不同年齡的好朋友。馬神父視我為天主教弟兄,「因相愛,別人認出我是基督徒」;我看他也彷彿是佛經中的「常不輕菩薩」,尊敬所有人、不輕忽任何人。黃兆明主教開玩笑說:「有兩個人我始終搞不懂,一是馬神父,很像佛教徒的神父;一是世賢,很像神父的佛教徒。」

 

 

宗教交談重要嗎?

二十世紀初,為了對抗英國對印度的殖民政策,甘地堅持以非暴力的手段,甚至絕食,最後,和平地促成印度獨立。然而獨立後的印度,國內的印度教與伊斯蘭教又為了政權而爆發內戰,甘地再度絕食,祈求印度民眾拋棄成見,放下武器,否則他寧可餓死。有一位印度教徒,來到甘地床前,拋下一塊麵餅要甘地吃。他說:「吃吧!我是快下地獄的人,但是我不想擔負殺你的罪名。」

「只有神能決定誰會下地獄。」甘地回答。

那人惡狠狠地說:「我殺了一個小孩,我抓住她的頭往牆上撞碎了。」

「為什麼呢?」

「他們殺了我的兒子,」那人比著小孩子的身高,痛苦地說:「穆斯林殺了我的兒子。」

甘地平靜地說:「我知道有一個不會下地獄的方法,你去找一個小孩,一個父母都被殺死的孩子,大概和你的孩子一樣高,把他當成你的孩子扶養長大。只是,他必須是一個穆斯林。」

那位印度人簡直難以置信,只見甘地繼續說:「而且你要把他教養成穆斯林。」那人哭了,跪倒在甘地的床前。甘地輕撫著他的頭髮,說:「回去吧!願神保佑你。」五年後,甘地被狂熱的印度教徒暗殺。

 

和平重要嗎?宗教交談重要嗎?凡是有虔誠的信仰者都會知道「殺人」是不對的,但多少人所宣稱的「聖戰」,卻是假正義之名而行殺戮之實?二一一年七月,負責頒發的諾貝爾和平獎的國家挪威,一名青年因反對歐洲政府對於伊斯蘭教等之文化侵略,發動恐怖炸彈攻擊並持槍殺害參加夏令營的無辜青年,造成近七十多人死亡,最可怕的是,凶嫌聲稱這是不得不為的行為。試問,殺戮能帶來和平嗎?世界上有一半的人有宗教信仰,如果宗教沒有和平,世界便沒有和平的可能。儘管在人與人、人與神、神與神之間,存在了太多不可知的心靈層次,但宗教交談確實可提供了一種超越性的可能,宗教交談從來就不是工具,不是為了自己的好處。宗教交談像橋樑,幫助溝通,也幫助自我反省是否真正瞭解自己的信仰。

 

 

第八屆生活營在天帝教鐳力阿道場舉行.jpg

 

不同層次的宗教交談

不同層次的宗教交談有不同的風光,彷彿如禪宗所形容的「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是山。」四十多年前,三位花蓮海星中學的修女來向證嚴法師傳教,他們談到彼此的教主、教旨、教義,把天主的博愛與佛陀的慈悲提出來研究討論。修女在臨離去前說,我今天終於了解佛陀的慈悲是普及蠢動含靈一切的生命,確實很偉大,但是,雖然天主的博愛只是為全人類,我們在社會上建教堂、蓋醫院、辦養老院,而你們佛教有嗎?……修女的話觸動了證嚴法師的靈機,她決定把這些力量組織起來,從救人做起。1966年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就在法師與四位出家弟子和三十位信徒的願心下組織起來了。這一場天主教與佛教之間的「宗教交談」,開始了慈濟。

 

單國璽樞機主教與佛光山的星雲大師超過三十年的好朋友雖然信仰不同,但透過友誼、透過交談,彼此尊重,一九九五年,兩人合力促成了佛教與天主教的國際會議。二○○六年,天主教輔仁大學頒授星雲大師榮譽法學博士;二○一○年,佛光大學也頒授單國璽樞機主教榮譽文學博士。兩位宗教界的大師以實際行動證明宗教是開放的,且不吝為對方的成就鼓掌。八十八歲的單國璽笑說他比星雲虛長四歲,所以他叫星雲「大師小弟」。罹患癌症的單樞機笑說:「我自己只能盡人事、聽天命,其他的都交給上帝,因為宗教就是我的人生,上帝願意給多少,我就奉獻多久。」星雲大師也提起一段往事,去年農曆除夕兩人一起在佛光山圍爐守夜,只有他們兩人,星雲提議明天去單樞機家裡拜年,沒想到單樞機馬上拒絕了。單樞機說因為農曆年大家都放假了,家裡沒有人泡茶招待客人。

 

哈!博士級的宗教交談不需要談什麼大道理,以心交心,很生活,很簡單。至於,大學部或中學生級的宗教交談,該談些什麼?做些什麼?如何「敬其所異、愛其所同」?當台北清真大寺的馬孝祺教長親自示範穆斯林一天五次的禮拜,穆斯林每天至少為至親好友祝福三十多次,一年下來超過一千多次,我們看到了無盡的感謝;當佛教團體所支持的五眼樂團的盲人朋友們演奏出一首首動人的旋律,這是宗教人在社會服務的貢獻,以及有信仰者不放棄生命所活出的光彩;當統一教的夫妻,跪下來向所有學員禮拜,我們反省自己是否能夠如此謙卑?當一貫道道親無微不至地照顧學員的生活起居,甚至連九十歲的阿嬤也來為我們服務,我們更是慚愧。前陣子曾發生台灣雇主在印尼勞工的伙食中參雜豬肉,或許並不是因為宗教仇恨,而是人們對宗教的知識不足。宗教訊息如何傳遞?是去說服、還是去影響?我們對自己的經文又瞭解多少?不要高估了自己對自己宗教的認識,自己的團體可以先對話,瞭解自己的問題。宗教交談確實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來到世界宗教博物館特展室,學員們在驚艷於花毯、聖母精緻展示之餘,不禁提問聖母的樣子為什麼都不一樣?

 

宗教青年在國際的角色

至於國際間也相當重視宗教青年的培育,1984年第一位國際青年委員加入世界宗教與和平協進會理事會。1985年第一份由日本宗教與和平協進會出資的青年報紙開始發行,同時配合「國際青年年」,來自15個國家不同宗教信仰的80多位青年齊聚印度,參加宗教生活營隊。而後在1987年由英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舉辦由倫敦到莫斯科的和平巴士之旅、1992年加拿大宗教與和平協進會亦主辦為期三個星期的和平巴士之旅,以印度安人的角度重新發現美洲。從WCRP第五屆會議開始,青年參加的比例增為15%,青年會議在WCRP正式會議前四天舉行,他們也可以對世界宗教與和平協進會提出意見。1989年國際青年委員會終於成立,選出13位代表。第一個跨宗教的青年合作計畫開始以12個月時間,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和英國的代表,輪流寫信譴責12個違反人權的地區。德國、英國和很多國家的教育家已經著手分析教科書,將宗教傳統加進教材中。青年以自己的宗教信仰為基礎,用和平教育協助學生了解與尊重其他不同價值觀、生活、宗教、文化背景。和平教育內容著重於:宗教交流教育、非暴力的溝通和解決衝突的方法、環保教育。以色列有一個計畫,集合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徒,一起研讀經典,尋找他們可以應用在生活上的共同價值觀,再將結果出書。泰國和日本亦曾共同舉辦「青年領袖道德研習營」,訓練計畫包括領導的願景、道德和社區服務。四百年前用在經濟議題的Global全球化,如今也成為各宗教團體所重視的共同議題。

 

修行在人與人之間,不自誇、不張狂,謙卑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菩薩在人與神之間,自願地承擔他人的苦難,隨喜功德;宗教交談在人與人與神與神之間,在每個人身上發現我們的神在等待著我們,期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至於有些人擔心,宗教交談會不會導致改變信仰?黃兆明主教分享了他的看法:「宗教交談會加深我們對自己宗教的認識,如果因為交談就改變信仰,可能要思考我們對自己的宗教的認識夠不夠深刻。」

台長: 亞特蘭提斯的追夢人
人氣(2,486)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你的耶穌我的佛陀 |
此分類下一篇: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
此分類上一篇:神祕的204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