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2-17 14:26:20| 人氣6,4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切是天主的安排──陸幼琴修女專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二十三年前,在美國從事乳房醫療已有多年經驗的陸幼琴修女返台服務。當時台灣對癌症的觀念和對乳癌婦女的照顧還相當落後。在陸修女的啟發下,康泰基金會成立了「乳癌防治服務組」,積極投入乳癌防治衛教宣導,在病友手術治療之後,關照姊妹們術後的身心復健,為了姊妹們的需要她還親自從美國搬回一箱ㄧ箱的義乳。更將美國成立癌症關懷民間團體的經驗帶進來,所以說乳癌病友團體的成立,陸修女是推動搖籃的那隻手。兩年前,為《情牽永世──十週年特刊》曾採訪陸修女,姊妹們對仁心仁術的陸修女並不陌生。這回,陸修女願意與姊妹們分享她聖召的恩典與靈性成長的經驗……

 

並非出生教友家庭的陸修女,被問及為何會選擇當修女的人生之路?她笑說:「那時才十九、二十歲,老實說沒那麼聰明,哪懂什麼選擇,從小都是父母親為我們安排到哪裡、讀什麼學校。」雖然如此,她的家庭與天主教確實有很深的緣分。陸修女的父親十三歲時即受到耶穌會神父的照顧,到教會學校讀書直到震旦大學畢業,一路上都接受教會的培育,與教會同步了三十五年。直到戰爭全家落難至香港,父親才深深感觸:一直以來受天主照顧,應該信了,至此才得到天主的聖寵。

到了香港已經十一月了,學期都過了一半,父親幫她安排到天主教學校就讀,那時她還有大陸年輕人的革命思想,心裡還不願意呢!父親說:「修女願意收留妳呢!這時候還能上哪個學校?」於是先上了粵語中文學校,又轉到英文學校,中學的最後一年,她已到了加拿大。她還記得當老師要他們寫個人的學習歷程,她回想她入學十二年來已經讀了十二所學校!因為打仗從上海到四川、又回上海再逃到香港再至加拿大,印象中求學的過程一直在適應新環境和不停地趕功課,就為了能順利升學。當時在加拿大大學部還是通識教育,學士後才分科專研。小時候父親曾在飯桌上當著六個兄弟姊妹對她說:「妳學醫應該很容易,因為妳的記性特別好!」這句話她記在心裡,可是當時她對藝術很有興趣,夏天都跟著老師、同學去畫畫,沒去想學醫是什麼。上了大學她才開始想:畢業之後要專精於什麼?小時候父親的一句話讓她很自然地有了學醫的想法,便朝醫學院必修科目選讀以便將來的入學申請。但到了大學的最後一年,她突然有個靈感覺得當修女比較好!

加拿大有一處八位殉道聖人的朝聖地,暑假有很多信徒來此朝聖,她和兩個姊姊便到聖地的餐廳打工,她年紀最小被安排服侍神父。山上的景致非常優美,從宿舍往教堂的路上,一眼望去蒼翠的樹林和寧靜的平原美得渾然天成……「啊!這裡好美啊!」眼前的美景讓她慢下了腳步。整個環境籠罩著愛主愛人的氛圍讓她深深感動:「天主真好啊!創造出這麼美好的世界、這麼照顧我們。聖人很感人,能一輩子服侍天主,若這輩子也能服侍天主那該有多好啊!」因為感動而湧出的想法讓她頓時聖靈充滿覺得很快樂,才趕緊加快了腳步往前走。沒想到與天主的談話,好似一會兒的時間,到了餐廳竟然遲到了一個小時!免不了要挨罵,感覺一下從天堂落入了凡間……。後來回想,她確知這是聖召的啟發。

大學畢業的那個暑假,雖然醫學院的入學申請已在程序中,聖召清晰的呼喚催促著她。但父母親不同意,頻頻來信勸阻讓她很苦惱,她非常想進修會,又不想違背父母要她繼續讀醫學院的期望。(陸修女所屬的「耶穌聖心會」原在匈牙利由愛德修女所創,早先因戰爭而逃到加拿大,而後受主教邀請轉往美國洛杉磯傳福音。這個修會不需要穿會服,穿著便服與民眾更易於接近,正好符合當地福傳的需要。)其間會祖的一通電話讓她的煩惱雲開霧散,會祖提議先學做修女,修會再為她安排受醫科教育。雖然父母親反對,但隔千里之遠,姊妹們知道她很不快樂,在與她深談之後而給予支持,便瞞著父母放行而成全了她。父母發現後非常生氣,尤其是父親許久不與她寫信,那是他長久以來與求學在外的女兒們最堅持的聯繫。母親轉而諒解並對她說:「沒有關係,選擇妳會快樂的生活。」在她入修會之後母親也成為教友。

她以一年時間完成修女的靈性培育,之後申請到聖路易斯醫學院,她說:「修會很窮,哪有錢送我去讀醫學院,我四年的學費都是由一位中學校長教友所支助,我一直不知道是她幫助我,多年之後修女才告訴我,我很感謝她。住宿費則由辦宿舍的修女們免費優待。還有一位恩人是中國籍醫師,他提供了一筆獎學金給教友,也幫助了我。很巧的是這位恩人在大陸讀書時竟然是我父親的學生,有很多巧妙的事發生。年輕時都覺得自己很聰明,回頭看其實自己沒那麼厲害,路都是天主安排的。」

包括外科的選擇,都有一段故事:「在醫院實習時,有一位高高胖胖的修女從印度回來當婦產科住院醫師,她已經四十多歲了,她跟我們幾個小修女說:『以後要出去傳教,最好學點外科。』原來在印度她也幫孕婦接生,有一回遇到難產五天生不下來,因為她不會做剖腹手術,而眼睜睜地看著婦女非常痛苦地死去,印度那麼窮,她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她下定決心來學,而且非常用心。我也記住了她說的話。最後我決定要選擇外科,老師們都很訝異地說:『妳個子那麼小,怎麼適合學外科?』我回說:『在中國人當中,我的個子不算小呢!』高高大大的德國修女聽了都忍不住噗嗤笑了出來。」

「第一年我們有六位住院醫師,五年的訓練逐年篩減,最後只留下我。因為我沒有家庭負擔,同學中有要鬧離婚、有孩子生病……總要請假,而我的生活單純規律,彌撒完到醫院還很早,做完工作才回修院,回去一定有飯吃,有整個修會在支持我,完全無後顧之憂。而且老師們知道以後我要去傳教,都很用心教我,他們擔心我到了傳教區沒有人幫忙,會讓我動刀而不只是當助手;窮的地方沒有東西用,還會特別傳授我用什麼替代。」因為修女的身份,陸修女的習醫之路,老師們都為她設想並給她更多的叮嚀。雖然曾經懷疑自己能力不足,但始終確信走的是對的路。

 

 

嘉義鹿草鄉是陸修女與台灣結緣的第一站,約一九七○年葉由根神父要回匈牙利一段時間,陸修女來台協助這間八張病床、只有一位護士的小醫院。這一年兩個月的時間,讓她對這個純樸的小農村非常懷念,也對台灣留下很好的印象。

陸修女回到美國,在一個黑人區新成立的大型醫院服務,也開始從事乳房外科,因為當地有很多墨西哥人,墨西哥婦女也相當保守,後來也在那裡成立了醫學院,一共待了十五年。陸修女是她所屬修會的第一位中國籍修女,後來陸續有許多中國籍修女加入。會祖有所感觸:聖召那麼不容易,有這麼多中國的聖召,是不是天主要我們為中國人服務?這是很自然的想法。陸修女第二次來到台灣是到台北榮總醫院當客座教授,也特別關心乳癌防治工作,她發現台灣在這方面還有待努力。約在這期間,耕莘放射科主任同時也是康泰董事長的鄧世雄醫師請她到康泰演講,康泰對這個主題非常關心,願意一起來努力,也將乳癌防治的新觀念列為衛教宣導的重點。當時榮總鄒院長也是耕莘醫院的董事,建議請她到耕莘醫院看看如何幫忙,她說:「可是我很不喜歡行政工作。」鄒院長說:「妳們修女怎麼可以說喜不喜歡呢!」他的話提醒了陸修女,應該聽從天主、順服長上的安排。

陸修女剛到耕莘醫院時,聽說乳癌病人一年只有兩三個,後來發現她外科門診的病人愈來愈多,一半以上的病人都是乳症患者 ,因為病人會到有提供服務的醫院去。現在耕莘醫院一年就有百餘個乳癌病患。她說最重要的還是術後的照顧,要有義乳可以用,不然開刀後躲躲藏藏,只會加深心裡的陰影。不過這一層有些男醫師不容易體會,她曾告訴一位男醫師要把傷口縫漂亮一點,他回說:「給誰看!」修女對他說:「病人洗澡時看到都會哭。你就多花點時間縫漂亮一點,不要她每天看了這麼難過。」

照顧了這麼多的乳癌病人,她強調預防保健的重要,「安寧」的生活就是人人都應該過的健康生活,生病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要調整心態、調整生活方式。所以健康促進的觀念和生活落實很重要,教會醫院一直很注重身心靈全人整合醫療,但這樣還不夠,還要再加上全家、全隊、全程的四全照護才能臻於完善。她非常肯定病友團體所扮演的角色,尤其在心靈支持與家庭協助方面,發揮了很大的功能。但她提醒病友,做志工服務要謹守分際,不應干預醫療,因為醫療進步很快,每位病人的情形也不盡相同,有關醫療的問題還是留給醫生來回答和提供建議。

她個人在遇到挫折或困難時,她會找適當的人談話,也會向天主祈禱,說出來常常能得到解決。她效法德瑞莎姆姆所說的:「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做需要的事,不要錦上添花,天主自然會有安排。她也想和姊妹們分享:「對於要做的事不要去設限,也不要去堅持非怎樣不可,有時天主沒有給妳妳原先想要的,是要給妳更好的。」她說了一個自身的經歷:「十三歲時我還在香港,我很想要一台照相機,就存了十元港幣。有一天請爸爸帶我去買,我看到一台小小的照相機剛好標價十元,心裡好高興。但爸爸看了看,一直在詢問另一台三十五元的機子,我心裡一直嘀咕說我只有十塊錢,後來爸爸貼了二十五元,買了那台較好的給我。那時我就有這樣的感觸,天主就像爸爸一樣,祂愛我們,祂知道怎樣是更好的。所以不要給自己設限,也不要堅持非怎樣不可,不然就會太可惜了。」她還補充說:「若原本覺得對的事,後來發現走偏了,就隨時調整方向,著手去做,做我們能做的,只要是好的事,到時候就會有人來幫忙。」

有趣的是,小時候喜歡畫畫的陸修女,長大後當了修女還走上醫學之路,她喜歡的藝術,天主並沒有要她放棄。有一年暑假,有一位畫家朋友主動說要教她畫畫,就幾個月的時間讓她找回小時候的樂趣。耕莘醫院有員工的成長社團,帶攝影社的吳老師知道她喜歡攝影,但工作繁忙沒辦法都來參加。有時她會接到吳老師的電話,告訴她:「花開了唷!要不要一起來拍照?」七、八年來也累積了一些作品。當陸修女要卸任院長時,醫院剛規劃好「文藝走廊」,同仁很貼心地為陸修女辦了一場攝影作品義賣展作為開幕第一炮,共展出七十三幅作品,義賣一幅一千元,全院熱烈響應,共募得了五十多萬元,捐作醫院安寧及癌症基金。陸修女說:「這一切,天主為我的安排,我心裡充滿感恩。」

台長: 亞特蘭提斯的追夢人
人氣(6,46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你的耶穌我的佛陀 |
此分類下一篇:你猜誰七十歲?
此分類上一篇:教廷駐華大使館代辦來訪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